矿泉水溴酸盐超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享到: 更多
2016-09-08 来源: 食品商务网

        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几乎为零,但是因其富含矿物离子的原因,溴离子(Br -)却是普遍都含有。在使用臭氧对含有溴化物的矿泉水进行杀菌消毒时,溴化物容易与臭氧发生反应,被氧化成为溴酸盐,并以Br03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做了与溴酸盐之一的溴酸钾(KBrO3)的相关实验,并且证实其对于实验动物产生了致癌作用,但就目前而言,世界上还未曾发现任何一例人因为溴酸盐而患上癌症的医学事实,因此,国际上一般把溴酸盐列为2B级潜在致癌物。
 

在国家制定的矿泉水标准对微生物的严格要求下,许多矿泉水厂家用臭氧消毒机,对其生产的饮用水产品进行杀菌消毒,这让很多消费者担心自己购买的矿泉水会含有大量的溴酸盐,而不敢放心地喝矿泉水。
 

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周立法先生认为,对于矿泉水的安全性,消费者不必恐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辩证地来看待臭氧消毒机的作用。在矿泉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虽然有可能造成溴酸盐的产生和溴酸盐含量的超标,但是臭氧也可以有效杀灭矿泉水中的细菌、预防微生物超标。要想解决矿泉水中溴酸盐超标问题,根本方法是要找到溴酸盐形成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周立法总工程师介绍,国内众多水处理工程公司根本没有全流程控菌和卫生概念,工艺技术粗放落后,不重视或根本没有有效的卫生工艺技术,压缩制水装备硬件投入,再加上设备低价竞争,一些质量低劣、性能差的净水设备流入矿泉水生产车间,这些都为控制微生物含量埋下了祸根,也成为产品溴酸盐超标的直接元凶。

臭氧对含溴的水体进行氧化消毒时,溴离子被氧化生成溴酸盐的机理相当复杂,甚至还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在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量受水中Br -浓度、臭氧投量、pH、碱度及水体中NOM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Br -浓度在臭氧氧化过程中对Br03-的生成起着控制性作用。Br -存在一个临界浓度,低于这个浓度时,即使采用增高臭氧投量,氧化后也不会有Br03 -生成。这个临界浓度会随水质和氧化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在实际水体中,Br -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Br03 -会随Br -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升高。
 

因此,只要控制好矿泉水中溴离子和臭氧等底物的含量,也就可以完全控制溴酸盐的产生。据调查,采用反渗透技术及精密过滤技术是完全可以做到控制矿泉水中的溴离子的。所以,矿泉水行业厂家可以放心使用臭氧对其生产的水产品开展杀菌消毒。但一定要注意,是在控制好Br -浓度的前提下,再使用臭氧进行消毒。
 

 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的周立法总工程师介绍,国内许多矿泉水生产厂家在使用臭氧对其水产品进行消毒杀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水收集、处理到储存、灌装的过程中,不注重微生物失控问题,特别是采用非卫生级别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有大量的卫生死角和盲管,导致了细菌的积聚和滋长;而一旦细菌爆发,又没有有效的清洁清洗系统,往往是产品水(或过程水)微生物指标远大于原水。许多生产企业至今还不明白现有水系统的卫生缺陷,也不明白怎样做到全系统的全面控菌。
 

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双核臭氧消毒原理,开发了先进的“AORODO臭氧消毒机”。在水产品消毒过程中,AORODO臭氧消毒机不仅可以有效消灭水产品中的微生物、防止细菌死角,而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1.设备稳定性高,杀菌消毒效果良好。该机采用智能稳风和过滤系统、耐高温陶瓷膜抗氧化技术、红外线控制技术、动态消毒升级端口等多项创新技术,使臭氧的发生量更大,设备长时间工作的性能更加稳定。2.为降低臭氧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伤害,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开发了模拟工作环境的双CPU控制系统,臭氧消毒机可根据车间生产需要,进行自我开关机。该机配套超长波红外线控制系统,可手工进行远距离零伤害的操控。3.使用方便、无需安装,该臭氧消毒机接上220伏电源,即可马上杀菌消毒。4.如正确使用,基本可做到两年内无故障、无维护费用,使用成本低。
 

对溴酸盐超标“认识不足、疏于管理”只是当事企业的道歉面具。试想,一个没有技术手段和装备作保障的产品,再严格的管理和检测也是空中楼阁。只有让所有设备、人员、原料、环境等每一步生产过程和要素都合格和可控,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最终保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尽快出台矿泉水生产管理规范GMP和实施细则,与制药一样管理矿泉水生产企业:统一产品标准、规范生产管理环节控制是矿泉水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监管和查处力度、加大企业违法成本,才能重拾百姓对矿泉水质量的信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