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氧烷洗护发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来到大型超市洗护发专柜,海飞丝、飘柔、沙宣、力士、清扬等琳琅满目的产品便映入眼帘,产品包装标注的“去屑止痒”“深层护发”“锁色修复”等多种功能让消费者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2010年6月17日,国家对化妆品包装进行全成分标识,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发现,一种化学成分聚硅氧烷成为洗护发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有效成分,用以改善头发的梳理性、触感、光泽等。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道康宁公司推出第一款含硅产品以后,聚硅氧烷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洗护发产品,并在化妆品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聚硅氧烷是以-Si-O-Si-为主链,并在侧基上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其具有出色的疏水性、良好的稳定性,可带来滑爽和柔软的良好使用效果,但聚硅氧烷也存在不易乳化、乳液稳定性差、洗发时容易被水冲走、消泡、降低粘度等缺点,随着科技工作者着力研究改进聚硅氧烷的性能,使洗护发领域逐步涌现出大量克服上述缺陷的聚硅氧烷产品。
本文对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专利申请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提供依据,进而为化妆品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外企技术较强先领跑
笔者在中国专利文献检索文摘数据库、德温特数据库中,利用中英文IPC分类号和关键词作为检索入口进行了全面检索,后期通过手工标引筛选获得相关专利申请共3045件,作为研讨的样本基础。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6月30日。
1983年以前,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产品的专利申请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后申请量开始逐步上升,1995年后呈现了高速增长势头,顶峰出现在2003年,达到233件。2003年以后出现了不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组合物,申请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2011年,专利申请量呈现再度上扬的态势。由于发明专利申请满18个月公开的制度以及数据库数据更新相对滞后,2013年以后的统计数据因客观原因可能存在不完整情况。不过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含有聚硅氧烷的研究仍会维持一定的专利申请热度。
洗护发市场呈现出国外企业领跑的现象,为此笔者对申请人的整体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在洗护发产品领域具统治地位的欧莱雅公司,其专利申请量为511件;排名第二至第四的分别为日本花王、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专利申请量都在200件以上;排名第五至第七位的汉高、道康宁和狮王的专利申请量在100件以上,排名前十四位的还有资生堂、佳丽宝、信越化学、通用公司、东芝有机硅、巴斯夫、高丝等。
相比而言,国内申请人在聚硅氧烷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最多为广州拉芳,累计提交专利申请仅为7件。中国申请人在2010年以后在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才开始有所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申请人主要为企业,如拉芳、纳爱斯、温雅、霸王等,均有在售洗发产品。排名前十位的专利申请人中也有一些个人,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作为共同申请人。由此可见,近年我国日化企业开始重视并发展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技术以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而国外大型日化企业在聚硅氧烷的研发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在应用上呈现出国外企业领跑的现象,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申请人想在这一领域赶超世界领先企业将任重而道远。
产品注重功能多样性
纵观含有聚硅氧烷洗护发产品的技术发展历程,数据统计表明,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产品从最初的单一调理性逐步发展为起泡性、光泽度、梳理性、附着牢固性、保湿、改善触感、抗紫外线、调理、柔软、定型、修复、抗静电、提高弹性、增加体积等多种使用用途。但其为洗护发产品带来的功效主要集中在调理、改善触感、梳理性、顺滑和光泽度几个方面。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染发、漂白等美发过程势必会对头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消费者护养头发的需求逐步丰富和提高,如日常护理中对头发保湿功能的需求。由于硅氧烷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可以均匀地在头发表面展开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防止头发中水分挥发,成为保湿护发膜的成分。在具有保湿功效的聚硅氧烷洗护发专利中使用最多的改性聚硅氧烷为聚醚硅氧烷(9件)、聚甲基硅氧烷(8件)、氨基改性硅氧烷(5件)、芳基硅氧烷(5件)、烷基硅氧烷(5件)、阳离子改性硅氧烷(3件)。通过这些聚硅氧烷的头发保湿技术可以带来无毛躁、柔软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抗紫外线、定型、透明度等特种护发需求也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步浮出水面。以抗紫外线作用为例,面对炎炎烈日,消费者已不满足仅在脸上和身上涂抹防晒产品,科研工作者将研发的目光聚焦在如何有效减少因阳光照射而引起的水分流失。目前可以在聚硅氧烷上结合紫外线的芳基使得其具有抗紫外线功能,世界范围内涉及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聚硅氧烷洗护发专利申请共16件,其中欧莱雅公司有9件专利申请,帝斯曼公司有5件专利申请,通用公司2件专利申请。其中,欧莱雅公司于1989年在欧洲首先提交了申请号为EP89400815A的专利申请,其是将连接有抗紫外线、防晒基团的硅氧烷作为防晒剂用于洗发香波中,具有防晒功能的聚硅氧烷包含3-苯亚甲基-莰酮取代基。
靠创新突破生存空间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看,笔者认为我国日化企业在聚硅氧烷洗护发技术方面的研究要注重功能上的挖掘,需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努力寻求突破。
首先应注重对已有聚硅氧烷品种的挖掘,如阳离子改性的聚硅氧烷方面,从专利申请量上来看仍呈增长趋势,这类技术的研究热度仍很旺盛。其中聚硅氧烷季铵盐与一般的聚硅氧烷相比,其调理功能更加全面,具有品质温和、亲水性和配伍性好等优点。季铵盐的研究趋势是变换聚硅氧烷季铵盐的分子结构,例如变换分子的大小、形状、交联密度、引入新官能团等,设计合成出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硅氧烷季铵盐,若要发挥其优势可以专注于具体配方的研究。此外,国内对烯基聚硅氧烷、羟基改性聚硅氧烷的研究尚属空白或处于起步阶段,而外国申请人在华提交的专利申请也不多,因此,中国申请人在此方面具备一定发展潜力。
未来,对于新结构的聚硅氧烷的研究仍将是开发含有聚硅氧烷的洗护发技术的研究重点。此外,在现有技术上持续改进以获得新的硅氧烷,开发高性能聚硅氧烷,使其兼有调理性、保湿性、抗菌杀菌性、抗紫外线等特殊需求的研究也将是今后研发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地选取多种已有的聚硅氧烷进行复配,增强功能性的研究将成为各化妆品企业的研发重点。尽管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国内公司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为稳定性不够,产品本身及各批次间的稳定性都存在一定欠缺。但是要获得性能稳定的聚硅氧烷原料,需要从工艺上严格控制,优化乳化工艺,合理选取乳化剂,充分考察乳液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可采取现代化的电镜扫描和X射线能谱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各性能参数指标进行广泛的研究。此外,还可通过表面活性剂、溶剂的选择和组合,或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来获得稳定的硅氧烷乳液。
随着近年化妆品包装进行全成分标识,笔者认为国内企业应重视专利侵权风险,要在立项研发、生产流通各环节充分做好专利背景调查,结合企业特点深入研究专利信息资源,注重专利布局,在国外企业已经排布的专利壁垒的夹缝中求生存,逐步积累有效的专利。国内企业要利用好市场的反馈机制,挖掘开发新需求以寻求突破形成新局面,真正加入到国际化妆品洗护发产品的竞争中去。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