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色做中国皮革化工高端领先者

分享到: 更多
2016-07-13 来源:scjjrb.com


[导读]
  “中国皮化在四川,四川皮化在德阳,而德阳的皮化佼佼者就是德赛尔!”

  一直以来,皮革化工所属的化工产业是德阳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新型材料未来有望成为第四大支柱。当传统的化工产业和新材料技术融合发展,这就是德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春天里的一个新故事。而德赛尔,是这个新故事里造梦的主角之一。

  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地处中国著名工业城市——四川省德阳市,厂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年产能力30000吨以上,是中国皮革和毛皮化学品的重要制造商之一。

  德赛尔不断学习和吸收现代管理经验,引进业界最佳管理实践,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皮革化工高端技术的领跑者。

  去年11月,“中国皮革化工生产基地·德阳”成功通过区域复评,自授牌以来,德阳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以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精心培育,重点扶持,使德阳皮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四川和全国皮化产业上档升级。

  作为德阳市发展双金属复合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材料的新锐代表企业,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国际化战略布局”“绿色生态理念”“高精技术研发”“企业创新管理”“社会责任感”等几方面为行业做出了表率。

  【国际战略布局】

  跨出国门 握手世界

  创国际品牌 铸皮化丰碑

  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产品涵盖“皮革助剂、加脂剂、复鞣剂、酶制剂、涂饰剂和染料”等6大类100余个品种,技术、质量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

  “双管齐下,两个市场都要抓”,不满足于现状,德赛尔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相关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德赛尔新产品开发更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产学研有机结合,德赛尔逐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分别与国内外高校长期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包括中英皮革化学品产业化创新中心、与四川大学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产学研实习基地、与陕西科技大学建立科研实习基地、与温州大学建立绿色化学品产业化基地。

  其中,中英皮革化学品产业化创新中心的创立是德赛尔国际战略的一部分。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是全世界皮革专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近100年来为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在皮革技术与工艺研究方面,一直引领着世界皮革领域的时尚与潮流,因此在英国乃至欧洲,已经在皮革和化学品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长期优势。与此相对应,随着国际产业体系的转移,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皮革产业重地,这对于国际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充分自由的流动以及国际市场技术转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决定于两者在探索新市场、新伙伴关系和新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必然结合。

  有预见性的战略计划使德赛尔成为这一合作趋向的载体。德赛尔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共同创立的“中英皮革化学品产业化创新中心”对皮革化工行业国际化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企业国际化进程增强了国际资源的可获性,使企业真正有效实现经营突破,并且是一种随经济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的改良过程。

  而“创新中心”则对这种进程起着示范作用,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中国在皮革及其化学品领域获取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宽阔的视野,并能从全世界获取人才、收集建议和采用先进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经营、产品和服务之中。随着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创新中心”将寻求各种方法以解决皮革及其化学品领域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创新中心”将采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支持方式,帮助行业应对来自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产品清洁性和多样化、人才专业化和国际市场多元化等方面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并为此提供技术性保障服务。

  可以说,如今的德赛尔拥有一支专家级的技术应用队伍,服务于各地制革区域,为客户实施优化工艺方案,是中国皮化领域具备科研、生产、应用综合性完善的公司之一。

  【绿色生态理念】

  坚持绿色制造 创新科技领先

  “为皮革制造行业提供经济的、生态的解决方案”是德赛尔的使命。

  近年来,公司通过信息化改造、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的重组升级,已基本由传统生产型企业升级为技术型企业。

  为加强向绿色生态制革的转型升级,德赛尔率先建立了清洁化制革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在加强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对现有产品进行再创新。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产品的使用也更加安全,符合欧盟对皮革化学品违禁物质的限制要求。

  早在2006年8月29日,德赛尔就经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批准正式组建“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全国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开始向科技型创新企业迈进。独树一帜,打造出“清洁花园式工厂”。

  2014年9月,德赛尔推出的“德赛尔纳帕摔”技术系统首次亮相中国国际皮革展,这一系统以鞋面革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客户的迫切需求为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户的目光。

  2015年9月,以“清洁化制革”为核心的“碧豪斯系统”首秀国际皮展,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获得了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德赛尔以清洁化工艺为导向,以“科技领先、应用无限”为宗旨,通过自建研发机构、共建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等形式,与国内外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

  其中,由校企合作研发的“制革工业清洁生产关键化工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功能性绿色复鞣加脂材料的研究”等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还使各类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与优化,使成果得以迅速转化,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

  德赛尔将以“全国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为平台,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原则。发挥原创技术优势,不断为皮革行业提供更多的单项和成套的绿色高新产品和绿色高新工艺技术,实现“基地”在全国的示范作用。

  如今,德赛尔系列成套的环保产品和清洁化生产工艺技术广泛用于皮革行业,为制革企业的排污难题提供了大量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制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由此引起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关注,并提出希望德赛尔参与国家相关环保标准的制定。

  【转型创新管理】

  “服务制造”管理模式

  为皮革行业培育人才

  近年来,德赛尔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清洁化制革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的升级改造,按照制革中试生产规模建有一个从原皮到成品皮革生产线。建成后的实验区域新增了水场整理区域、涂饰区域、干整理区域及毛皮实验区域,引进毛革挤水机、削匀机、挤水伸展机、烫光机等进口设备多台,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发展“服务型制造”奠定了基础。

  德赛尔的“服务制造”管理即不断优化提升技术服务工作,从技术支持、验货服务、标准订制和咨询、培训服务、研究开发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提升公司综合优势。包括:帮助企业和客户更好的了解皮革质量体系知识、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标准,对其进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和客户做好皮化原辅材料、成品等质量检验工作,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帮助企业和客户制定、修订产品质量标准,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宣贯国内外的先进标准;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培训产品质量检验员、进行检测技术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理论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建立检验室,联合培养皮革皮化产业质量标准化管理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新标准、新政策的宣讲培训。

  此外,德赛尔积极引进业界最佳管理实践和国际优秀人才,不断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革新。

  2011年,具有21年皮化行业从业经验、曾任国际皮化公司高管的Hubert Rudolph Kollmar加入德赛尔,担任首席顾问,大大推动了德赛尔的国际化转型。

  2012年,公司与上海哈通信息公司正式签署SAP(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软件)实施项目合同,在行业中率先引入SAP系统,使公司的管理水平步入了国际化的快车道。

  2016年,德赛尔将“强化变革管理”作为重点,业务增长和风险控制为其双翼,业务增长是收获果实,风险控制是确保可持续性和企业生命力。

  近年来,德赛尔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已构筑起由专家、博士带队的学习型团队。通过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仅让企业由内而外地壮大,也成为企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公司积极与各大专院校合作,每年为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教育中心培训近50人,向行业输送技术型人才,在业内已受到一致好评和信任。

  德赛尔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13年2月德赛尔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加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成为了责任关怀的一员。责任关怀将成为德赛尔人的共同理念和自律行为。它将影响公司运营的各方面,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职业健康和安全,工艺安全,到研究与开发,运输,产品监管,采购,安全,及社会责任。与工厂周边的社区及运输所涉及的各方沟通,同时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携手教育公益机构、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荣誉支持中国贫困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海外学子贫困山区支教等项目。

  追求品质完美,不断自我挑战创新,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以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剑指国际市场,兼具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德阳高端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热潮中,锐意变革继续勇攀高峰!作者:童登俊 肖萍 李洋 刘琳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