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联网仅是智能照明的第一步

分享到: 更多
2016-09-18 来源:阿拉丁新闻中心

据调研数据显示,2019 年智能照明市场可达87.1 亿美元(约578亿人民币)。目前智能照明市场虽处于初期,但在物联网浪潮下,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业界十分看好,不仅是照明企业,电子行业、科技互联网巨头等企业亦纷纷涉足,以图瓜分智能照明大蛋糕。

  全球最大的被动电子元器件生产商村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村田)以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进军智能照明领域,并凭借无线通信网络大规模组网能力,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丰富的传感器控制,及个性化的定制解决方案,成为现今市场上众多智慧照明解决方案的闪光点。

  “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是基于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整合界面软件、控制主机、传感器节点、以及照明控制器等的一整套控制系统,可以说先进的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是保证智能照明解决方案领先的基石。”村田技术市场经理肖鹏如是说。

  在近日的阿拉丁新闻中心采访中,肖鹏分享了村田在智能照明领域的优势及开拓方向,并针对目前业内智能照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深入的分析。

  “联网功能仅是第一步”

  随着大批照明、科技企业的涌入,未来智能照明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但由于一些技术关键点还未能突破,甚至出现“伪智能”,导致目前智能照明市场还未能全面打开。

  现阶段智能照明在商用领域的需求明显,这一领域的有线控制系统较多且较为成熟,但安装布线不方便;而无线系统虽然安装方便,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复杂环境下和大网络节点下的无线信号稳定性,以及组网规模。

  在家居照明领域,大部分智能照明系统均实现联网功能,但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长的距离。“联网功能仅是第一步,进一步普及需要更多人性化的智慧控制手段,如传感器自动感知控制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化的控制,真正实现易用性、舒适性和节能。”肖鹏表示。

  智能照明的普及进程较为缓慢,除却技术方面的瓶颈,价格高昂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传统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的总成本,对此,肖鹏分析,从经济角度考虑,对于一些商用场合如办公楼、教室等,智能照明带来了更经济有效的灯具开关和调光操作,其节省的能源实际上是减少了开支成本;而在酒店、家用、娱乐场所等场合,智能照明可带来更多的场景体验。“当然,特别在家用领域,智能照明需要价格更加亲民,用户体验更好,让广泛的用户习惯智能照明,而不只是停留在少数新事物尝试者上,从而实现家庭从传统照明到智能照明的迁移。”

  肖鹏认为随着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成本的下降,未来智能照明在家用照明的应用也将是一种常态。在商用节能照明领域,智能照明不应划入高端照明,而应成为一种标配,从而实现能源最有效率的应用。而在酒店等应用领域,则应该推出高端的智能照明方案,配合高档酒店的差异化定位。

  打造物联网一站式整体方案

  各大知名IT企业在智能照明领域集中布局,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无线通信协议和联盟,目前可用于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繁多,如ZigBee、BLE、Lora、Thread、NB-IOT等。

  肖鹏提出,结合智能照明的应用特点,一种适合的无线通信技术应该有如下特点:组网规模大且组网方便、功耗低、网络稳定可靠(如具备自修复能力)、传输距离远、低延迟、安全性高、标准化、产品丰富并互联互通等。

  “这是理想的状态。”他进一步分析,目前市场上各种协议各有优缺点,在智能照明领域应用较早的无线标准包括ZigBee?,Z-Wave等,后来的比如蓝牙 mesh技术、低功耗Wi-Fi技术、Wi-Fi mesh技术等都是在自身原有优势上弥补一些针对智能照明应用的不足而诞生的新技术,另外如NB-IoT、Lora等则是在物理和MAC底层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传输距离和组网能力。另外在应用层也有一些联盟和协议,向互联互通的方向努力。“目前村田的无线产品线几乎涉及各种协议,应用于全球客户,未来我们会紧密与上下游厂商合作,密切关注并推进通信协议在智能照明的发展。”

  进入物联网新时代,IT企业频频牵手照明企业,开拓智能照明市场,跨界融合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据了解,村田涉足智能照明之初便与龙头照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引领市场导向,目前已向整个照明市场提供解决方案。“这样的合作实则是双赢,照明企业更懂光及用户应用需求,IT科技公司具备先进的控制及网络技术,通过两者互相合作让智能和光更加和谐,创造出具有科技感和人性化的智能照明产品。”肖鹏阐述了跨界融合的意义所在。

  最后问及村田在智能照明领域的计划,肖鹏透露,物联网是村田未来新市场的重要战略方向,村田将以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基础技术研发为基石,发展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界面、云端、通讯协议软件的设计,及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方案的服务。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