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点螺漆器

分享到: 更多
2017-07-31 来源:网络

           从产品上出发,毕竟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东西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存活下来,说到底还是得花心思让身边的人能喜欢,我觉得现在的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就做得非常的成功,都是从小件出发,反而能起到很大的推广作用,把一些小的商品设计的非常的有趣味,而且也非常的有实用性,不像现在的旅游市场上的那些文化产品好多都是以次充好,让好多想真正了解漆器,爱好漆器的游人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当然了,这对于设计者的要求更高了,设计与工艺都应该是高度融合在一个人身上,一个好的作品出来从构思到选材料,再到每一步的制作效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实在密不可分。

  以漆砂砚为例,众所周知,中国有4大名砚(端砚、歙砚、兆砚、澄泥砚),除澄泥砚用泥烧制,其余均石头雕凿,,其它全国各地还有众多的地方砚石,但基本都是石制或烧制这两大类,携入手沉重,携带很不方便。唯有扬州的漆沙砚独树一帜,它以优质金丝楠木作砚体,用大漆调入有研磨作用的沙粒刷成砚池,砚盒用各种点螺镶嵌工艺加以装饰,轻巧,华丽,是一种艺术性。观赏性很高的文房用品。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了解这种砚的人却并不多。扬州一绝——“漆沙砚”其实,漆沙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兴盛于宋末明初年间,与端歙二硯,历史相当。到了清后期,国运衰败,其工艺失传。1979年由扬州漆器厂研发两年之久方得以重生。专家确认扬州漆砂砚具有姿质滋润,细而不滑、发墨而不伤毫的特色,尤具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不伤毫,携带便利等优越性,可与端、歙二砚媲美。同时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性,匠人们常将松石、螺钿、云母、彩石、象牙等材料镶嵌进砚台与砚盒表面,饰成花草鱼虫,扬州风景等图案,极为精美喜人,又是一种雅致的艺术品。

  漆沙砚制作十分复杂,它,融合了木雕,制漆,点螺,漆雕,宝石镶嵌等技艺,是多种工艺的结合,因此非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需要多个工艺师的相互配合。而且传统的制漆工艺所需时间极长,这些特点决定了”漆沙砚”的稀少与珍贵,因此它成为一种古代高档的文房用品。

  一方漆沙砚通常由砚盒与砚体两部分构成。砚盒大多采用“点螺”工艺漆器,它以优质贝壳、夜光螺、鲍鱼壳等为原料,再制成薄如蝉翼的料片,并按图案需要,在漆器表面上精心镶嵌成小似针尖,细若秋毫的点、线、面,再经髹漆磨平,抛光,等流程,最终构成一幅精致优美、五彩缤纷、随光变幻的漆器画面。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作为高档产品和扬州漆器厂的主要定型产品,自工艺恢复以来一直是分为高档精品和常规定型产品两部分进行生产,一方面,既有长度在一米左右的稀世精品,也有寻常百姓人家使用的袖珍物件,1985年,由扬州漆器厂卢星堂设计,殷春凤、任宝明、赵如柏和张桂兰等人制作的点螺楠木雕刻《泰山览胜》漆砂砚,长84厘米,宽51.2厘米,高10厘米,砚身上峰回路转,飞瀑如挂,汉柏拔地而起,虬枝纷披,盘旋而上,柏枝环抱一泓深潭般的砚池,漆砂层厚达1.5厘米,砚盒面光亮如镜,盒面上用点螺工艺精细制作出旭日东升,乱云飞渡,泰岳古松郁郁葱葱的雄壮美景,右下方有杜甫《望岳》诗行书一首,此砚台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制成,1987年代表江苏工艺美术赴日本展览,并以4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在大阪出售,在日本轰动一时。

  除了这些高档的精品,扬州漆器厂还定型生产了一批适合寻常百姓家庭使用的小砚台,既是日常用品,也是工艺品,主要代表产品有《大涤草堂》、《醉翁亭》以及以扬州传统风光名胜为主题的产品(个园、何园、冶春以及五亭桥等等),由于工艺精湛,高档典雅,小巧精致。同时价格适中,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单位及个人送礼的佳选,投入市场以来一直是供不应求,销售形势喜人,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扬州漆器厂点螺工艺车间专门从事点螺工艺生产制作的人员有数十人,其中年轻人占了相当的比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并且有美术专业的功底,他们已经成为了点螺工艺生产的新兴力量,同时也是扬州漆器工艺生产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点螺工艺将得到传承和进一步地发展。

  结语:回顾历史,点螺工艺的发展可谓是历尽坎坷,经过了起源、发展、兴盛到失传,再获新生,从恢复到发展,再到兴盛,这其中倾注了扬州漆器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懈的努力,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也正是他们见证了点螺工艺的再次兴起,相信通过扬州漆器人一代代地努力,点螺工艺必将为扬州工艺再创辉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