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下沉压制中国品牌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2015-08-14 来源:ce.cn

导读]
  过去的奢侈品牌都是高大上,高高在上,不肯降价,更不肯通过互联网销售,不肯改变自己傲慢的头颅,现在,奢侈品牌下沉了,可以打折、可以网售、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年轻化等等,这种趋势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奢侈品牌有哪些转变?

  1、由于这些奢侈品牌的知名度已经是全球级别的,影响力很大,古驰品牌今年在中国打折,消费者排队数小时,而每一位消费者进店购物时,却享受一对一这种VIP高大上待遇。加上开设餐饮、咖啡这种体验店,以及年轻化改变,去LOGO化,更换设计师使品牌年轻化,打折主要是对前任设计师作品,便于后任设计师推出自己的新款产品。由于打折在第二季度,所以第一季度销售-8%,第二季度4.6%,10.05亿欧元,上半年销售18.74亿欧元,很明显打折带来1.3亿欧元的收入,相当于增加7%的收入增速。不过,笔者认为,贡献主要来自打折,当然与新开旗舰店带来增长也有关。这说明奢侈品牌还不是一下子就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只能是衰退。

  2、当爱马仕被批评在养鳄鱼上存在环保问题时,它以最快的速度向公众道歉。其他奢侈品牌包括国内批评均少有直接道歉的,而是选择撇清,结果是越撇越不清,就算没有问题,承认一下错误表示道歉也是可以的。

  3、奢侈品牌在售后服务上一直是短板,只售不服务,百达翡丽在中国建立独立的培训生项目,品牌主要就是售后服务,而斯沃斯很早就在北京建立了售后维修办公室。请问国产鞋类品牌售后服务在哪?请问国产家具售后服务在哪?

  4、让古驰今年上半年发力的原因除了打折销售,还有在日韩销售情况非常火爆,今年香港因为占中影响奢侈品牌销售,但是,到日本买马桶圈、电饭煲、日用品的中国游客,大量购买奢侈品牌。很明显,占中让中国游客进入日韩,替代香港。

  奢侈品牌下沉对中国品牌影响多大?

  笔者认为,由于他们的价格还是比较高,不打折就难以销售,另外,款式呆板,不会大跌价不会大改变,所以,能否成功还是一个问号。但是,中国市场本土品牌高端产品,在他们的眼里是中等偏下产品,他们可以成为中等产品、中偏上档次产品,如此来看,奢侈品牌压着中国品牌的中档偏上空间是必然的。

  可是,国内的安踏、海澜之家等均是生产中低端产品,主要市场在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就让海外中档品牌乘虚而入。所以,优衣库等海外中档品牌在中国市场如探囊取物,中国没有人阻止他们的步伐。

  中国品牌如何应战海外中档品牌的长驱直入?

  笔者认为,一些快时尚品牌虽然不断推出新产品,但是并非是顶尖的,而是比中国产品好而已,这为中国打造中档、平价、知名刚需产品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笔者认为,通过创新、改造服装产品、鞋子、箱包产品,还是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的。虽然这些产品过剩,但是只要款式好、平价、品牌响,基本上就是销售火爆。笔者认为中国的男女西装、鞋子、打底裤、女性外裤、男性传统西西装改造,都是有巨大的市场的。国内外上流行的是文艺设计师、综艺设计师,但是西方可以形成品牌设计师了,但是没有经济研究设计师,很明显,研究经济结合研究服装、鞋子、箱包款式服装战略专家,就是西方品牌设计师的克星。

  笔者认为,中国男女西装、打底裤、鞋子、休闲服装、女性外穿紧身薄裤,均到了需要颠覆性创新的时候了,可以占领一二线市场,形成中档知名产品,可以打败外资。笔者可以指导。作者:吴东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自古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设计师人才如果不能超越西方著名品牌,那么就打不赢西方中档休闲著名品牌。不过笔者发现他们并不是经济研究设计师水平,而是品牌设计师水平,所以,人才的对决在没有开枪前,就已经赢了。但是,现在中国服装界的设计师大多数是创意总监、设计总监这种综艺设计师,而非品牌设计师,所以,斗不过西方品牌就一目了然了。很明显,企业竞争、品牌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提出综合创新超越技术创新,抛出第四驾马车,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网络搜其《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中国科创中心如何做全球第一》、《房地产开发商4个新风口在哪?》、《P2P末路狂奔谁会称王》是创新最好研究。吴东华指导企业业绩能年新增50%——300%,是P2P年净回报可到70%以上、EMBA反转动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