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费品,未来不用海外购

分享到: 更多
2016-06-07 来源:人民日报


[导读]
  大中型企业研发强度年均增长10%以上;轻工、纺织产品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到2018年,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2020年,中高端消费品比重增加,品牌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的目标和路线图。实施“三品”专项行动的目的何在?在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上,《意见》有哪些创新之处?

  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说,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优势减弱,我国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特别是近年来,部分消费流向境外,反映出我国消费品工业存在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问题。

  “必须把改善消费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和长期措施,主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能力,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冯飞指出,《意见》以“三品”战略为抓手,涵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和消费类电子等行业,明确提出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个方面12项任务。

  一是增品种。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是提品质。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走以质取胜、质量强国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主要包括开展国际对标、加强质量精准化管理、推进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保障药品和优质原料供应等4项任务。

  三是创品牌。引导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主要包括提高品牌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推进品牌国际化等4项任务。

  出台惩罚性巨额赔偿等法律制度,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据介绍,近年来部分消费流向境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制造。其实,我国不完全输在制造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品质、品种、品牌上,更输在了市场环境上。因此,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利用市场化机制解决消费品工业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是政府的着力点。

  冯飞说,《意见》提出要营造“两个环境”,一是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重点是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依法制止和纠正违法规定歧视性价格及购买指定产品、服务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及时发现、公开曝光并严厉处罚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有序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严厉打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等。

  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说,消费环境更重要。”冯飞说,当前,不少质次价高的商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不绝于市,严重抑制消费和内需扩大,更损害了整体消费环境,降低了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的信心。《意见》明确提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推动建立健全消费品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法律制度;在中小城市、农村市场开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消费品专项行动。

  2018年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达95%以上

  “标准提升是政府有所作为的另一个方面。”冯飞指出,考虑到国内消费层次的多样性,我国目前的强制性、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也要看到,有些差距并不是企业制造能力的问题,它们的出口商品完全符合国外高标准。应率先把涉及安全、环保的标准提上去。为此,《意见》提出,引导重点消费品企业参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开展与国外中高端消费品对标,推进国内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到2018年,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介绍说,目前,我国轻工行业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为87%,有信心2018年提升至95%以上。中国纺织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作为我国出口的重头,纺织工业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很高,目前基本已经完成了对标。

  “《意见》中的许多提法,都经过了字斟句酌。”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举例说,“采用合理定价、差异发展等策略,整合渠道资源,提高品牌产品性价比”,是在提醒企业,在提高标准、品质和品牌含金量的同时,不能忘记性价比依然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依然要在物美价廉上做文章。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