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敢作为 无为发展焕新颜

0
2019-07-12 来源:江淮时报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日,在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芜湖举行之际,中央省市媒体联合采访组走进无为,深入了解无为县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举措。据悉,近年来,无为县委、县政府在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在抓好农业大文章同时不断创新,狠抓科技强县、工业立县。

    无为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近年来,无为县积极进取,大胆作为,以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在打造科技强县的道路上奋勇拼搏。

    据了解,该地具有较好创业创新传统,是著名的“电缆之乡”,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国内最大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以及 “国家火炬无为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质量强县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战略支撑+政策扶持激发多元创新活力

    近几年来,无为县委、政府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认识,抢抓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形成齐心协力抓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刚性制度。同时还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树立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核心动力的思想,树立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未来的危机意识,树立抓科技创新就是抓发展,谋科技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思想,真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为加强对全县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无为县还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县相关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县科技、科协、财政、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兼任“县创新办”主任。

    2017年无为县出台了科技创新“1+6”政策文件,包括《中共无为县委 无为县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创新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的实施意见》和“支持科技成果创新若干政策”、“支持创新空间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若干政策”、“激发人才活力若干政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6个配套文件。2019年3月,县委县政府又对6个配套文件进行了修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发展。近两年累计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资金9000万元,为县域内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无为县还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2017、2018年连续两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县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分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教授等20多位国内专家出席,邀请先进发达地区专家举行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上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奖励补助,开展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表彰,进一步吹响全县科技创新的号角。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每月专题调研和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并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对各镇、县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年中,县委、政府专题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工作调度会。县人大、政协也都积极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建立了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高校院所)专家制度和科技指导员制度,听取企业科技人员以及与该县开展合作的高校院所专家对全县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

    人才优先+主体培育助推县域创新发展

    无为县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县域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树立 “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并重”的理念,积极“借智引智”。同时还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激励和人才吸引政策,优化县域人才环境。另外还建立了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高校院所)专家制度和科技指导员制度。

    一方面,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鼓励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采取股权激励、科技项目销售分成、项目制奖励、一次性创新重奖、荣誉激励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才尽其用。探索企业柔性引才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研究生团队来无为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家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企业家创新素质提升机制。鼓励企业家、经营管理团队参加高级管理研修班,开设企业创新论坛,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

    该县还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具有领导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端创新人才,给予政治待遇和荣誉,提高其社会地位。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

    据了解,该县还不断加快主体培育,坚持产业创新为基。聚焦电线电缆及电器、健康食品、新材料,构建“3+N”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电缆产业产业上台阶,目前军品电缆、海洋工程电缆、机车车辆用电缆、轨道交通电缆、数字信号电缆、新能源电缆等高端电缆发展形势良好。

    当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企业创新发展。不仅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让企业成为全县科技创新的主体,还加快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实施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高新技术苗子企业培育库。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加强对中小微科技企业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种子资金,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掌握行业“专精特新”技术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出台扶持政策,对重点苗子企业,实行分类指导(高新技术苗子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种子企业、现代农业成长型企业、电商企业等),重点扶持。不仅如此,该县还积极支持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特色发展+平台建设科创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无为县科技创新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8年,全县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3支,分别建设现代龟鳖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开发红外多通道分光集成芯片和系统及应用、进行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诊断试剂的开发和生产。另外,还建立了3家院士工作站。

    同时,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也取得成效。目前,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安徽华菱新材料科技公司、芜湖徽氏新材料公司、安徽光迅电子公司、安徽贝驰生物科技公司、安徽圣格能源科技公司等30家企业进入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其中16家企业列入省高企培育企业库。

    无为作为全国重要的羽毛集散地之一,更是中国羽毛业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羽毛羽绒之乡”、“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近年来,当地扶持羽毛羽绒产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进行现代化、规范化升级。无为县光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毛片及羽毛球生产,拥有知名商标“翎美”,是安徽省最大的羽毛球生产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不断尝试自主创新,2015年获得 “一种自动羽毛晾晒装置”发明专利证书;2018年获得“一种羽毛球稳定性测试机用击球装置”、“一种羽毛球检测机击球装置”、“一种羽毛球检测机”的发明专利证书。这些发明专利成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文翔羽绒制品公司今年则新建 “羽毛粉动物蛋白饲料循环利用”项目,提高了毛片边角料的综合利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此项目正在进一步创新研发氨基酸等食品材料。

    除此之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先后建成国家特种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安徽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安徽华菱电缆集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全县现有院士工作站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近两年来,先后组建了中国兵工学会无为专家工作站、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无为专家工作站、中国化工学会无为专家工作站,成立了上海电缆研究所——安徽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工作站,合肥工业大学无为技术转移中心,无为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在此基础上,无为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建成安徽省首个产业专利战略联盟——安徽特种电线电缆产业专利联盟。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专利优秀奖4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000多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26件。全县共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3家,11家企业获省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称号。

    创新出新路,该县通过创新使传统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比如襄安镇蓝莓示范基地,美国薄壳山核桃在该县扎下了根,三只松鼠公司是一家著名干果销售公司,已经入驻无为工业园区。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原料保障。在陡沟镇蓝田特种龟鳖养殖基地,已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申报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报和授专利10余项。

    近年来,无为县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科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带领无为朝着未来的方向继续积极有为、奋发拼搏。他们表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科技创新及其成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助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