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分享到: 更多
2016-03-29 来源: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萧山收集整理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至今已7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旧崎岖。2015年,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增长乏力、债务高企、贸易和投资低迷、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中国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2015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强宏观调控,有力推动改革,一些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有所波动,但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国际比较看,去年全球贸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我国出口增速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降幅远远低于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全球的贸易降幅,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仍居世界第一位,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这一位置。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2.2%提高一个百分点,超过13%,是我国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

    一、国际环境
    在连续3年低速增长后,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增速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长缓慢、投资低迷、债务高企、金融动荡,经济复苏仍处于低速轨道,改善幅度有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内需不振、能源资源出口收入缩水、资本外流,经济增速连续第5年放慢。全球贸易下滑较宏观经济更严重,国际贸易增速已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5年71个主要经济体的进出口数据,出口下降11%,进口下降12.6%。若新兴经济体经济继续减速,不排除进一步下调全球贸易增速的可能。
    1、美国以“再工业化”为带动,经济复苏情况相对稳健。2015年美国GDP增长2.6%,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美国在发达经济体GDP中的比重仍然从2008年的33.9%上升到了2014年的36.9%。2015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下降到5.0%,保持了自2009年10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美国就业状况的持续好转和失业率的持续下降,表明其经济复苏有较好的基础。
    2、欧元区以“量宽”和推进制造业升级为导引,经济虽然逐步脱离了债务危机,又被通缩和难民问题困扰,增长乏力。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弱势欧元和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下跌,欧元区经济指标总体呈好转趋势。叙利亚冲突引发的难民问题持续发酵,给欧元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欧元区GDP增长1.5%,比2014年提高0.6个百分点。
    3、日本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之下,一度给人快速增长的感觉,但数据反复情况时有出现,整体增速偏弱。日本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从最初估计的0.4%上修至0.5%。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修正数据中,日本的商业投资增长了6.3%,但日本的出口有所放缓而个人消费有所下滑。私人消费是2015年第四季度拖累日本经济的主要因素,下滑了3.4%,比原先估计的3.3%的跌幅有所扩大。在过去3年,工资增速落后通胀率,使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衣服、空调和汽车等一系列商品的花费有所减少。
    4、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速下滑程度加大,俄罗斯、巴西等国陷入负增长。2015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速持续下滑,且下滑幅度继续扩大。2013年其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2014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15年下降幅度扩大到0.6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亚洲经济体依然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地区,2015年增长率约为6.5%,但相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经济规模较大的新兴亚洲国家出现了0.3~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下滑。
    5、2016年全球经济将呈现“四低一高”态势,即: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低投资、高债务。经济复苏的势头仍然偏弱,孱弱的国际油价、不确定的美元升息步伐、起伏不定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以及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这都将是2016年中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据专家分析,全球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增长任重而道远。但同时困顿、矛盾与风险并非对世界经济全景式的勾勒,世界经济体系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势能。比如互联网、新能源、大数据、共享经济等多点的突破及其融合将推动改变发展模式。创新已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战略选项。

    二、国内环境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1、总体情况。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2、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
    3、主要经济指标
    ——实现利润。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86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5%。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67.2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比11月份扩大3.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15年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44亿元,比上年下降21.9%;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7.5亿元,下降2.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81.4亿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726.1亿元,下降1.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221.6亿元,增长3.7%。
    2015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个行业下降。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6.4%,家具行业增长14.03%, 纺织业增长5.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9.7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6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7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7.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1%,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4%。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3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发生主营业务成本945359.2亿元,增长0.8%。
    ——资产总计。20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99974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负债合计561560.3亿元,增长5.6%;所有者权益合计438180.8亿元,增长8.8%。 此外,20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14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产成品存货38700.1亿元,增长3.3%。
    ——盈利水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6%,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8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5.9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17.4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天。2015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6.2%。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7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6%,国内贷款下降5.8%,自筹资金增长9.5%,利用外资下降29.6%。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5、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82%。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
    6、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油脂价格下降3.2%,猪肉价格上涨9.5%,鲜菜价格上涨7.4%。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12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12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7%。
    7、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8、进出口同比下降。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12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5%。其中,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3%;进口1.05万亿元,下降4%;贸易顺差3820.5亿元,扩大24.7%。
    201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在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措施的大力推进下,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值为13.29万亿元,下降6.5%,占进出口总值的54%,所占比重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2%。
    ——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欧盟、美国、东盟为我前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值分别为3.51万亿、3.47万亿和2.93万亿元。同期,我国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贸易相对表现较好,其中对东盟双边贸易值略降0.6%,对印度增长2.5%,表现均好于进出口总体情况。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显示活力。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9.1万亿元,微降0.2%,占进出口总值的37%,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1%。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7%;其中,玩具、家具、箱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增长。
    ——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2015年,我国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其中,进口铁矿砂9.53亿吨,增长2.2%;原油3.34亿吨,增长8.8%。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6%。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深。同期,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1%,跌幅明显小于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幅度。由此测算,2015年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12.1,表明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2.1%的进口商品,意味着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如,2015年,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下降7.2%和9.9%;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6.5%和12.1%;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0.6%。2015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2,较11月回落0.8,表明2016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三、宏观政策
    2015年,针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凸显的深层次矛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我国政府围绕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诸多方面,部署推出了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有力度、有分量的成果。
(一)“激发市场活力”政策
    2015年,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1、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为创业创新清障、服务。
    2、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3、集中清理与部门审批事项相关的审查、评价、评估等中介服务,斩断中介机构与审批部门的利益关联。
    4、推行“三证合一”,并在2015年底前确保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全国推开,让群众得实惠。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321.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其中企业389.5万户,增长19%,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7万户。
    (二)推动“双创”政策
    2015年,在简政放权和深化改革的同时,国家在抓紧部署改革举措,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1、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2、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
3、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措施,对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政府还将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帮助返乡创业人员改善经营、开拓市场。
4、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这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定向结构性减税拉动有效投资、推动“双创”、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三)投资方面政策
从投资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这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投资的发力点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铁公机”。2015年国家确定的投资领域,主要用于补短板、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
1、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涉及农业节水、引调水、重点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区等。
2、增加安排中央投资,重点投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粮食仓储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
3、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
4、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主体的活力。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竞争择优选择包括民营和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将关系国计民生的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由30%降为25%,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25%降为20%。
    (四)消费方面政策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家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丰富群众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1、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满足消费升级要求,让消费者能就近舒心、便捷购物。
2、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
3、做强现代流通业,坚决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用更顺畅的流通“大动脉”带旺消费、支撑发展。
4、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指导意见》指出,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
    (五)对外开放政策
2015年,我国面向全球竞争制高点启动实施了制造强国战略,制定和落实《中国制造2025》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目前围绕这五大工程,我国开展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支持118个示范项目,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实现示范应用;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认定7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25家部重点实验室;启动了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支持新模式应用等93个项目,确定46个试点示范项目。
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支撑。2015年国家部署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努力用便利和稳定增长的进出口助力经济发展。
1、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
2、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3、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
4、我国及时推动出台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构建了全面、系统的外贸发展政策体系。2015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61.2%。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六)改善民生政策
1、2015年国家提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技能,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尽可能让群众少花钱、更方便,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举措。
2、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
3、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4、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偏远困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