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组组数字,看潮州40年工艺美术领域发生的巨变

0
2018-10-08 来源:百家号

 

    潮州是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工艺美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且门类齐全,人才众多。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的工艺美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就巨大。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组组数字,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艺美术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工艺美术成就巨大
    市彩瓷总厂坐落于市区环城北路西湖公园边上。在这里,一栋栋老旧厂房静静地矗立着,看似不起眼,其实,这里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在中国陶瓷业界名震一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郑金发的工作室就设在这里。从1978年正式到彩瓷厂工作开始,郑金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彩瓷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郑金发:改革开放初期彩瓷厂以贴花为主,然后喷色的斗方和印彩,五果,黄窗芙蓉,黄窗牡丹,以印为主,加局部染色,主要这一类产品传统产品金地万花,当时专门成立了一个班组,当时的线条全部手画,染色也全部是工厂高端的技术人员进行传统产品金地万花的生产。

    改革开放初期,工人几乎都是集体生产,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或产品都凝聚了多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郑金发:都是普通工人,即使在技术室也是算普通工人在工作,就是技术好一点,工资都一样,改革开放之前都是你工资几级就算多少钱,论级的年代没有拿到几百元的,一百多元就已经是全厂最高了。
    在那个年代,不仅彩瓷行业,在木雕、麦秆画、潮绣等其它工艺美术门类,工人的工资普遍都以十为单位。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林利飞:学徒参加工作,就14元、16元、18元而已,现在是以千为单位,不一样,麦秆门类的工艺厂最开始三十多人,最多上千人在做,市区几乎每个角落都在做麦秆,就是1975到1980年的时间段,市区几乎都在做麦秆,特别是下乡的人回来,劳动力充裕。
    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原所长 蔡炎泉:房屋装修还是改革以后才多起来,以前连生活都过不好,木雕厂产品内销非常少,外销其实也不大,靠交易会订货,有就做,没有也没办法,订不到货就没得做,还有就是随着国际的经济情况,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根本没有销路。

    四十年沧海桑田,
    四十年风云激荡,
    四十年改革强音。
    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
    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
    潮州这座南方小城的工艺美术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
    潮州保存和发展了工艺美术全部43个门类,培养了一支庞大的人才技术队伍,其中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人被评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14人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3人被评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具有高级职称的近300人。
    改革开放之前
    我市在职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仅有4人。

    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谢金英:也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工艺美术技术队伍,也是因为我们有43个工艺美术门类,所以在2013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的荣誉称号,特别强调,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唯有潮州获得这一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潮州手拉壶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突飞猛进,技术人员实现了零的突破。如今,我市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而市级工艺美术师更是不计其数。

    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谢金英:改革开放之前,手拉壶都是家族式的传承,潮州有7个家族在做手拉壶,而且家族内都是2至3人,最多5人,现在手拉壶不是家族式,是全社会都参与,所以手拉壶队伍迅速庞大起来。
    四十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坚守、传承,我市的工艺美术领域才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层次的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传承创新,工艺美术行业实现一次又一次飞跃,工业美术作品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一次又一次赢得荣誉,大放异彩,也让我市的工艺美术领域走进了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