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个产业集群带动石家庄万余企业发展
为了提高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石家庄大力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优化,加速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的原则,确定了2007—2010年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和公共服务平台布局规划。到2010年,石家庄市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50个,集群经济将占石家庄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
近年来石家庄市狠抓产业集群建设,到2006年底,该市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达到38个,营业收入达1099亿元,实现增加值323.5亿元,上交税金29.9亿元,从业人员53万人。集群经济已经占到石家庄市经济总量的30%以上,成为区域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力军。
产业集群迅速提升竞争力
据石家庄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这些产业集群中,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达18个,比2005年增加13个;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8个,比2005年增加3个;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均突破了20亿元。石家庄辛集市皮革产业集群和平山冶金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则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0亿元和138亿元。这些产业集群已带动了一万多家企业的发展,其中生产企业9417家,配套企业2949家。
据介绍,石家庄市现有中小企业3.34万家,与大企业相比,石家庄市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获取信息迟缓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企业家的知识水平和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而产业集群的建设,正是一种按市场化方式重建产业联系,迅速提升中小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为此,石家庄市不断加大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力度,并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筛选并确定了50个重点产业集群,强化指导、规范运作、重点支持、适时调度,初步探索形成了政策扶持、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园区示范、龙头带动、品牌培育、协会促进的基本工作格局,促进了石家庄市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石家庄市加强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石家庄以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优化来加速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石家庄市在38个营业收入5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建设了比较规范的技术服务机构22个,初步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制度、有设备、有职能,资产总额达到12.97亿元,开发新产品147个,推广新技术67项,改进工艺100项,培训员工11万人,引进人才380人,服务企业1050个,新增效益2.2亿元。
石家庄市还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的原则,确定了2007—2010年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和公共服务平台布局规划。即西部、北部山区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石材业、钙镁产业;东部重点发展皮革、纺织、洗涤等产业;南部重点发展化工、建陶产业;中部重点发展医药、板材家具产业。到2010年,石家庄市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30个,50亿元以上8个,100亿元以上5个,总营业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集群经济将占石家庄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
据悉,今年石家庄市将投资1660万元,用于扩建辛集市皮革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该中心将建设检测分中心、制衣制件技术研发分中心,并扩建试验室将其升级为河北省皮革研究院。
今后,石家庄市还将逐步建设正定饲料技术研发中心、无极皮革产业集群技术研发中心、河北东明家具研究院、行唐迈尔斯通研发中心、藁城宫灯研发中心、河北井陉钙镁研发中心、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技术研究中心、灵寿石材技术研发中心、晋州纺织技术研发中心、深泽县洗涤产业集群研发中心、高邑县建陶新产品研发中心、平山石材产业集群产品检测中心等新建扩建项目,以促进更多的产业集群成长为石家庄市的区域经济优势。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