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锤炼方可获得持续发展
中国拉链之都——晋江,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晋江市政府的指导下,在福建省拉链同业商会具体帮助下,从2004年获得中国拉链之都称号以来又历二届,复评成为名符其实的品牌之都。近2年来,晋江市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全行业积极、稳步、健康的发展。
一、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稳步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促进行业全面发展:
2011年是我国全面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之年,也是我国拉链业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拉链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概要》实施之年。在这一系列宏伟目标任务面前,我们感到有压力、有责任,更感到有动力,因为方针政策都很清晰,关键在细化落实措施。
两年来,晋江拉链行业紧紧围绕这个大目标,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两个规划和海西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两个有机结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
我们不断强调全行业要在实践中摸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细化分解任务,从而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部门,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的细化、量化工作机制,2011年全行业平均增长20.2%,全面完成全年工作及生产任务。
2012年,行业经历了更为严峻和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因素,但晋江市人民政府梳理推出了20项惠企政策,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全力服务企业,1-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1035亿元,增长20.4%,财政收入61.77亿元,增长14.7%。晋江拉链行业也得益于这一大背景,引导企业练好内功,积蓄力量,抢占一切发展先机。据不完全统计,拉链行业投入1.5亿元资金在设备更新,引进先进设备,新增设备7000多台套。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质量稳定和提升。在经营策略方面,重点引导企业细分市场、细分功能、细分产品,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实现差异化发展,千方百计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同时晋江市政府着力破解企业“三难”,即用地、用工、融资人才引进。如晋江信鑫拉链公司2012年4月份又新建厂房13000多平方,新增投入1500万元左右。
晋江拉链行业思路明确、措施得力,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因此上半年拉链总体平均增长在10.2%左右。
大力推行品牌战略的实施: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特别是经受过金融危机后,在2011年初,泉州市政府表彰了一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晋江的福建浔兴拉链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自锁拉头”获得“专利奖优秀奖”;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获得“首批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奖;我会顾问单位福建省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被国家五部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些都充分显示福建拉链行业以科研、科技提高竞争力获得的成绩。也充分显示只有顺应科学发展观,加大创新步伐,切实实施品牌战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在行业中形成的共识和动力。全行业努力朝“做高端产品,攻品牌客商”,有力推动“福建拉链世界品质”的品牌建设。在市场萎缩情况下,晋江拉链行业坚持以品牌、质量这一固本培源为根基。没出现过大的投诉和退货等不良行为,而为整个行业在市场上不断扩大占有额度,赢得了信誉和效益。有些企业还先后因技改、申请专利获得各级政府的奖励。2012年又有晋江银英拉链获得省著名商标。
拉链机械及相关配套产业链也出现了同步发展,这主要是加强技改和创新。
构筑信息服务平台:
当今信息时代,助推企业新的经营理念和科学决策。我们采集各类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筛选后利用商会网站、《海西拉链》月刊及手机短信群发等形式及时传发,当好企业参谋助手作用。同时利用信息平台,组织交流各企业的最新动态和鲜活的经验做法,特别是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的新思路、新策略,以利全行业学习和借鉴,推动全行业有序平稳发展。
二、政府扶持、配套完善、助力发展
晋江市拉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梳理推出20项惠企政策:
顺应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新特点、新需求,晋江不断强化政策服务工作力度。主动对接上级政策,梳理整合形成20份扶持政策,涉及改制上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品牌国际化、股权投资、文化创意等方面,构筑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
保障成长型企业用地需求:
在宏观经济趋紧的情况下,晋江紧盯当前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地、用工、融资、订单难题,在全面落实好泉州市下达的全力保障要素需求相关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加压力,在破解企业难题上创新思路、谋求突破。
在用地方面,启动实施了成长型企业集中供地计划,筛选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在用地需求上给予重点保障。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现有土地新建、翻建、加建生产厂房。
此外,在融资、用工、订单等方面,均出台多项措施扶持企业发展。
引导企业技改创新:
按照泉州市提出的“在关注经济规模总量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要求,2012年来,晋江着力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在转型提升中发展壮大。
在技术改造方面,安排3亿元设立了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扶持技术创新型创业投资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引导企业把握契机,低价采购国外先进设备、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同时,晋江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大力推行精益管理模式。
尽管面临的金融危机远远没有好转,不确定因素不断,市场萎缩,供大于求,晋江仍保持着各种优势,在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2年(第九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这份中国品牌国家队阵容中,福建共有38个品牌上榜,包括18个泉州品牌。其中,劲霸服装以226.86亿元品牌价值位居全省第一。
据悉,世界品牌实验室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担任主席,被公认为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此份榜单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基于财务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而做出的。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总价值为65837.64亿元,平均每个品牌价值为131.68亿元,入选品牌的最低价值已从去年的10.15亿人民币上升到了11.86亿人民币。
在泉州18个入选品牌中大部分出自晋江,而服装又占大头,对拉链需求是一巨大拉动。
随着晋江城市环境的不断提升和各种经济政策的密集出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措施的贯彻落实,晋江拉链业正一步一个脚印积极、稳健发展。
三、练好内功,稳扎稳打,持续发展
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己任,着力打造晋江集群品牌,推动“福建拉链,世界品质”建设。
1.发挥领军企业示范作用,依托浔兴国家级拉链行业实验室,进一步推动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创意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继续倡导企业创造条件,逐步逐级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加大“集群品牌”建设力度。
2012年3月27日,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中心顺利通过CNAS实验室现场评审和资质评定,成功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浔兴测试中心从此跻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列,这是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利工作交流站、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之后,浔兴股份再次荣获的国家级荣誉。
浔兴测试中心拥有标准恒温恒湿检测室、抗性实验室及化学分析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光谱仪等多套现代检测仪器,检验能力覆盖拉链物性、水洗、盐雾、重金属、高度有害物质等重要领域,获得了CNAS的权威认可。对外可统一负责对我国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CNAS认可活动已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在国际认可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将依托浔兴国家级的实验室,与之挂钩,组织企业送检、抽检,同时进行公布。大力发展“三低”绿色拉链产品。这将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推动创新,以质量为第一,以客户需求为荣。着力打造中国拉链之都的品牌效应,向福建拉链世界品质进军,为做大做强我国拉链产业而努力。
2.晋江拉链行业面对金融危机,行业抱团作战,在实践中,全行业采取“三稳定、三保证”的战略战术,取得了较好效果,“三稳定、三保证”即:
人心稳定:人心稳,企业稳。树立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和谐共生的理念。切实提高改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生产稳定:企业以开足工,保持平稳生产态势,加强设备管理,整合设备效能,力求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效益提升。
营销稳定:针对客户需求,针对市场的变化,加快市场战略调整,创新营销策略,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细分产品,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实现差异化发展,千方百计抡占更大市场份额。
三保证:
保质保量:通过强化各级质量责任,狠抓全方位实施质量追踪监控,以质量取信于市场,取信于客户。
保证安全:安全生产是生产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的核心,全行业千方百计保证生产安全,不出现工作事故,让员工工作做得安心,生活过得舒心。
保证信誉:拉链是辅料产品,要达到上下游产业链贯通、顺畅,就一定要坚持信誉,诚信经营,认真履行合同,上下全方位配合产业的发展,才有根基。
“三稳定,三保证”得到行业的认同,晋江拉链产业集群在从容挑战金融危机,从而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3.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国拉链行业要从大变强,从这个指导思想上来说,我们既要重视物质文明也要重视精神文明,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又要重视文化生产,物质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的,物质是基础,文化是保障。
企业的软实力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创新能力、行为规范、品牌打造、信用程度、社会责任、体制环境、宣传力度、人才培养等等都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与软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当前经济发展缓慢,危机依然,不稳定因素诸多。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在这里,文化已经成为迎接未来机遇和挑战的关键。因此切实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地将广大员工团结起来形成合力,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们企业始终保持着一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真正让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共同的认知。把我们拉链行业做大做强落实到行动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当好排头兵。
全行业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要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福建的政策,用好、用足。大胆开拓,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不怕失败,善于总结,及时理清头绪,放开手脚扎实干。
要加强同台湾拉链同业公会,以及拉链界同仁联络,学习他们经验,取长补短,推动两岸拉链行业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在海西建设中发挥福建拉链行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好排头兵,作出新贡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