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纺织工业遇到了一些新形势和新问题。纺织行业只有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应对诸多不利因素,保持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是纺织工业在倒逼机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着眼于战略机遇期的主动出击。
而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总体来看,信息化建设已经由推广普及逐步转向行业的深层次应用。信息化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中的助推器。
信息技术应用走向深入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形势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上,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紧张、贷款融资困难,即表现为信息化投入有所减少。但是必须看到,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需求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劲。其特征是决策上项目更加坚决,对合作开发商和产品选择更加成熟和理性,要求越来越深入,态度越来越务实。他们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提升研发,加快信息化项目的推进。
2012年,由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产业升级是有力推动,发挥了正能量。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由推广普及逐步转向行业化的深层次应用,用户群主要面向迫切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水平提升的优势企业。在当年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中,波司登、无锡一棉、安徽华茂、山东南山、山东鲁泰等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纺织行业信息技术与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的融合日益密切,智能化生产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纺机、服装和印染行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