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工厂组织结构?

0
2018-09-25 来源: 让工厂管理变简单

    2018年下半年,因为进行数字化工厂建设、信息系统规划、作为宁波市的相关专家走访多众多制造业企业,发现了一个现象: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人均销售额大约为150万人民币、生产组织良好的工厂的人均在60万左右,而较差的企业的人均销售额大约是30-40万之间,差距十分明显。
    究其原因,不仅体现在生产管理技术上的差异,更是发现了组织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人员编制欠缺等一系列的问题。
    那我们该如何设计的组织结构?
    一、工厂本质(工厂管理假设)理解
    我对工厂的认知如下:
    1、工厂是一个守恒的物料流动系统
    工厂首先是一个物料流动的系统:从供应商拉入,经过不同的作业变成产成品并出运至客户端的系统,而且在一段时间内,物料流动是守恒的。
    2、工厂的物料流动受到相依性的限制
    工厂的物料流动不是随意流动,其流动路径受到BOM、工艺路线的限制。每一个工艺路径上的工序,必须与资源(设备、模具、工治具、人力)相关。资源必须做工后,物料才会流动。资源的做工,是时间的函数,需要消耗。
    3、工厂的物料流动受到流动性的制约
    工厂的物料流动,涉及到需要什么、购买什么、投放什么、制造什么、出运什么五个环节的制约。中间会停止、堆积、往返、乱序等,还会受到瓶颈环节的产出限制。
    4、工厂的物料流动受到变动性的影响
工厂的物料流动,必然会受到客户需求、供应商来料(时间、质量等)、内部产能变动(设备故障、模具损坏、劳动力请假等)的影响。
    二、组织结构设计
    依据以上对工厂本质的理解,则相应的组织结构应该设计如下:
    1、相依性管理
    设置部门:工程技术部(生产技术部、IE部)
    其职责如下:
    第一,负责工厂布局和物料设计,确保物流的科学性
    第二,BOM、工艺设计,确保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工艺路线的科学性
    第三,新产品导入,确保投放的产品是科学、合理、符合生产作业需求。
    第四,作业保障,及时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第五,持续改善,依据具体的作业状况,持续改善
    2、流动性管理
    设置部门:工厂供应链:PMC、采购、仓库
    其职责如下:
    其一,确定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其二,确定工单投放及进度控制
    其三,依据相关需求,采购物料
    其四,物料的出入库和成品的出运
    3、变动性管理
    设置部门:质量部、设备管理部
    其一,物料和产品变动性控制,质量部
    首先,建立影响产品质量的体系
    其次,是针对来料、作业过程、入库、出运产品的质量建议
    第三,供应商质量、设计质量和客户投诉的持续改善
    其二,设备变动性控制,设备部
    首先,是建立设备管理系统
    其次,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第三,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三、工厂运作的目标
    工厂运作的目标是赚钱、赚现金、赚足够高的投资回报率。要达到以上目标,则需要达成好的客户服务水平。
    以MTO场景为例,其客户服务水平,就是在质量保证、价格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准的交货周期、短的准交率。
    即:准时出运、快出运,就是出货准、出货快!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