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陶业:收购整合进行时

2013-04-27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2年4月3日,全球知名地辅材料供应商美国莫霍克公司(Mo-hawk)首席财务官宣布,公司对意大利著名瓷砖品牌马拉齐(Marazzi)的收购已经全部完成。莫霍克以价值11.7亿欧元(合1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购买了马拉齐,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瓷砖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3年4月5日,世界著名时装品牌意大利古奇公司(Gucci)宣布对意大利老牌陶瓷企业理查德·吉诺里(RichardGordon)做出竞标并购报价,并承诺吸收理查德·吉诺里约230名员工。古奇发布声明说,公司通过一家旗下公司参与竞标,竞标价格为1300万欧元(约合1664万美元)。

  2013年4月12日,总部位于马来西亚陶瓷品牌尼罗集团(Niro)已成功全资收购西班牙知名墙地砖制造商西格尼奥公司(ZirconioSA),这是迄今为止首个亚洲陶瓷公司收购欧洲生产商的案例。

  在被收购的陶瓷企业中,两家来自意大利,一家来自西班牙。作为欧洲的两大外围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一直被戴上“世界陶瓷强国”的荣冠,但自2008年陷入经济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疲软,加剧了这两国实体经济生存的艰难,陶瓷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失业率持续上升与抗议示威密集上演的背景下,欧洲相关政府、协会、企业如何挽救逐渐萎缩的陶瓷产业,重振欧洲陶业的声威?似乎,他们已经找到了具体的对策和路向,但这些举措是否可行,仍有待时间检验。

  现状:

  收购大戏频繁上演

  多重收购战的打响,反映出欧洲陶瓷产业动荡不稳的现实。

  据悉,莫霍克采用现金和股票相结合的方式,以11.7亿欧元(合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马拉齐,这一交易价格是马拉齐2012年EBITDA(指未减去利息收支、非经营性收支、所得税、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估值(1.45亿欧元)的8倍左右。莫霍克预计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完成这项交易,须达成惯例成交条件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莫霍克预计该交易将在2013年发挥增值作用。

  莫霍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弗里(Jeffrey S. Lorberbaum)在这次交易收尾时表示:“这次收购再次拓展了莫霍克的全球业务,让我们变得更强大。马拉齐的创新产品、前沿设计、高效生产和卓越服务打造出了行业最有价值的一个品牌。通过收购,马拉齐的最佳实践、运营专长、产品创新和生产资产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改善陶瓷性能的机会。”

  瓷砖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地面铺设材料,据预计,每年全球瓷砖消费量超1100亿平方英尺(合102亿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达5%-6%。马拉齐通过其强大的国际销售队伍在100多个国家分销瓷砖,将推动莫霍克在全球的长期增长,并最大程度提高股东价值。

  据了解,另一个被收购的意大利陶瓷企业理查德·吉诺里,其在2009年上市后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佛罗伦萨法院于2013年1月宣布其破产。古奇有关代表认为,参与对理查德·吉诺里的并购竞标符合公司在全世界推广意大利制造优异品质的战略。“竞标是基于长期工业战略计划,目标是保护并发展这一佛罗伦萨古老品牌和这一精湛技艺和品质的代名词。”的确,意大利陶瓷工业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古老而不乏创新的工艺和品质,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对于已经纳入旗下的西格尼奥,尼罗集团董事长王观胜表示,尼罗集团将会继续生产西格尼奥陶瓷并进一步提高西格尼奥的品牌认知度,同时逐步将尼罗格兰陶瓷(尼罗集团旗下陶瓷品牌)引进至西格尼奥工厂生产,增强尼罗格兰陶瓷在欧洲以及北美洲的市场竞争力。王观胜也计划将在西班牙生产的西格尼奥和尼罗格兰品牌产品销往亚洲地区。“西格尼奥是尼罗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现有生产力的补充,为服务全球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优势。”

  据悉,意大利建筑陶瓷产量占欧洲陶瓷总产量的50%,西班牙建筑陶瓷产量约占欧洲陶瓷的三分之一,大约80%的瓷砖集中在卡斯特利翁(Castellon)。面对如此庞大和诱人的大蛋糕,强者怎会轻易放过?

  在陶瓷种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产业分工精细等各环节发育良好、发展成熟的情况下,收购者将充分利用意大利和西班牙原有的充足产业资源,整合客户群、扩大产品群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其效益影响深远。

  根源:

  欧债危机难以消弭

  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1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意大利2013年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GDP增幅与去年相比预计萎缩1.5%,至2014年将重回增长轨道,增长率可能为0.5%。今年意大利的失业率将由去年的10.6%上升至12%。

  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综合政府削减预算、西班牙信贷业萎缩等因素,预计2013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缩水1.6%,而2014年的经济增长也仅能达到0.7%。该机构预测,今年西班失业率将从此前预测的25.1%升至27%,2014年失业率仍将维持在26.5%左右。

  这是欧债危机下,最能反映目前欧洲社会真实处境的两项数据。事实上,从2008年陷入经济危机以来,欧洲当地的由民众自发组织的抗议活动像肥皂剧一样在各大城市频繁上演。

  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敦促欧洲多个国家着力重组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彻底重整由工会统治的劳动力市场和削减政府预算赤字,各国政府也试图恢复增长并重新取得竞争优势,但是近年来不容乐观的数据显示,要取得增长是多么的困难。

  因此,作为欧洲重要实体经济的陶瓷产业也难逃一劫。

  2011年,意大利陶瓷行业承受多重压力,一方面,作为“欧洲四猪”之一的意大利本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增加,建筑业的低迷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2011年5月底的地震,震中正好位于意大利的陶瓷生产重镇,不少陶瓷企业目前还在进行灾后重建。据意大利建筑陶瓷和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意大利共有163家瓷砖生产企业,比2010年减少了9家。员工共有22189名,同比减少5%。

  意大利建筑陶瓷和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上半年意大利瓷砖行业的情形与2011年大体类似,总销售额为24.05亿欧元,下降0.56%。2012年上半年,意大利本国的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1.2%,为5.01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2%。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也下降了1.4%,占总销售额的42.4%。

  西班牙受经济危机的伤害不比意大利的小。“延续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我国瓷砖行业十分困难。”在今年2月6日召开的西班牙瓦伦西亚国际瓷砖及卫浴展(CE-VISAMA)国际新闻发布会上,西班牙瓷砖制造商协会(ASCER)主席华金(Joaquin Pinon)表示。从今年参展的企业情况中可以看出一二。据了解,以往经常参展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瓷砖巨头没有参加本届展会。

  机遇:

  内外攻坚初现曙光

  欧洲经济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仍未消停,进一步加剧了当地实体经济,特别是陶瓷产业这一庞大经济体的生存艰难。不过,2012年欧盟正式对中国实施的瓷砖反倾销政策,对于正处萧条的欧洲陶瓷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尽管意大利与西班牙在本国及邻近大部分欧盟国家的瓷砖销售情况不尽人意,但出口到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出口额则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1年,从全球出口额来说,前者排名第一,占全球瓷砖贸易总量的36.8%;后者排名第三,占全球瓷砖贸易总量的14.9%。

  可见,一直处于增长的出口市场成为了意大利和西班牙众多陶瓷企业应对危机、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在全球陶瓷行业,中国是意大利的强劲对手。”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负责人罗伯特(Rober-to Luongo)坦言:“由于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国对欧洲的瓷砖出口量下降,意大利瓷砖在欧洲各国的出口量得到了提升。”据悉,2011年意大利瓷砖出口额为为35.7亿欧元,比2010年增长4.6%。而2012年,意大利出口到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出口额则出现了2位数的增长。

  自2012年正式实施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以来,西班牙对中国瓷砖的进口额为0.11亿欧元,同比下降54.1%。“受反倾销影响,中国在西班牙的瓷砖价格攀升了20%-30%,这让本土品牌的瓷砖更具竞争力。”CEVISAMA展会总负责人阿曼多(Armando Ibanez Guaita)告诉记者。

  据悉,西班牙2012年前11个月的瓷砖进口额仅为0.56亿欧元,同比下降25.4%。即使在欧洲经济形势较为低迷的2012年,西班牙瓷砖出口额仍实现了稳定增长,总额达20.82亿欧元,约占全球销售总额的80%,创下四年新高,且增幅突破两位数,比2011年的18.92亿欧元增长10.04%,瓷砖出口目的国增至183个,遍及全球各地。

  除了采取反倾销措施之外,锐意创新的基因让意大利和西班牙在萎靡不振的行业现状下,持续研发创造全新技艺和产品,继续引领陶瓷行业向前和进步。

  去年,在素有“全球陶业风向标”之称的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Cresaie)上,乘着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风潮,喷墨仿木砖成为展会上闪亮的耀眼明星产品,结合艺术设计与先进工艺生产的喷墨木纹砖,质感更加细腻、纹理更加多样。同期举办的意大利里米尼国际陶瓷技术展(Tec-nargilla)上,喷釉、喷粉等新技术及相关产品也一同亮相,擦亮观众的眼球。而今年的西班牙CE-VISAMA上,结合多种印花工艺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的个性瓷砖产品成为展会的大赢家,它们将设计和技术淋漓尽致地完美结合,吸引众多客商前来咨询。

  借助三大陶瓷及技术展会,意大利和西班牙依然稳坐陶瓷强国的宝座;凭借展示的最新技艺和产品,人们对提振欧洲陶瓷产业依旧抱有十足的信心。

  事实表明,内外并济的策略与双管齐下的手段,对欧洲陶瓷产业的整体复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当地陶瓷行业何时才能重振旧日明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附件下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