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困境!体育用品重回增长道路

分享到: 更多
2016-04-15 来源: 前瞻网

      受益于体育产业政策暖风,体育用品行业出现摆脱困境迹象。国际体育品牌阿迪达斯、耐克等在中国市场业绩明显增长,国内本土体育品牌纷纷发布了业绩预喜财报,甚至连续亏损四年之久的李宁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运动鞋服已经度过了行业的滞涨期和衰退期,2014年后便开始重新恢复,随着市场利好刺激消费,体育用品行业将持续回暖,并有望进入下一个繁荣期。这对于2011年以后,陷入震荡的体育用品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国内体育产业正逐渐升温,政府扶持意愿明显,利好政策不断,未来几年内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体育产业链或迎来全面爆发,各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体育用品行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并改善当前销售业绩。
  
体育产业链将全面爆发

      近年来,体育产业政策利好频频发布,内容包括取消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加快发展集体体育项目、打造知名自主体育品牌等,整体行业发展环境大为改观,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呈现出增长势头。
      在体育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大众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享受利好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体育产业发展将迎来最好的时代。体育产业链全面发展,市场化进程加快,相关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其中体用用品行业在2014年时开始恢复增长,同年体育产业重磅利好政策传出。2014年10月21日,国务院颁布《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内容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随后,各种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政府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意愿已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2013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575亿元,2006年时这一数值仅为983亿元,增速已经相当惊人。但根据计算预计,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即便超过4000亿,也与提出的2025年5万亿目标有很大的距离。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的年均增速需保持在30%左右,这将是产业链上各相关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体育用品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掘金时期,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此外,在去年国新办的发布会提到,到2020年体育产业在GDP的比重将从0.7%提高到1%。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吸引众多资本加入到这场盛宴,体育产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作为大众体育产业,体育用品行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态势。
  
体育用品调整后重回良性发展

  体育用品行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快速扩张,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迅速增长。根据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2007年时仅为1009亿元,到2010年时上升至1692亿元,期间除了2009年增速较低,其余年份均保持在20%以上。

  但到2011年时,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滑,从2010年25.33%的增速降到2011年的4.02%,并在随后几年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时增速再次低于10%,直到2014年,体育用品行业增速才再次步入上升通道,达到了15.89%。
尽管增速喜人,但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占GDP比重只在0.4%左右,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0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42%,为历年最高,但仍未能突破0.5%。随着体育产业的爆发,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占GDP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由于过去几年对体育用品需求的过高估计以及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在经过积极调整后,行业整体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回暖迹象,订单成绩明显回升;企业转型力度明显,重新审视产品定位,寻求产异化竞争;国际经济形势复苏情况良好;体育用品上市企业财报业绩提升明显。尽管深度调整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业各方主动创新、积极应对,重回良性发展道路指日可待。
 
细分领域延续中高速增长

      体育用品细分行业近年来同样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增长,市场较为坚挺。其中运动鞋行业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尤其是在2014年,同比达到了24.20%的增幅。而且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地位稳固,并开始在国际运动鞋市场中与巨头竞争。未来在资本的助力下,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再次提升。

运动服行业则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长期[磐石理财]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国内本土品牌在奋力追赶。其他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同样在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尤以运动防护用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增长最为明显。数据显示,2014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29.73亿元,同比涨幅达到了47.07%。
除了球类产品制造行业,其他如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户外用品市场等细分领域,增速均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未来随着政策的放开,对体育用品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各细分市场还将延续中高速发展。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