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智能产品迟迟微热,原因几何

分享到: 更多
2016-04-20 来源:网络
       伴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嗅觉灵敏的互联网行业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入口,而另一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汽车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如此诱惑的数据,怎能不让摩拳擦掌的创业者们蠢蠢欲动。车载智能硬件必然成为了其中的一个热点,但热点归热点,却并没能如其他智能硬件一般“热”起来,可能深层次的原因还要归结为这个行业的独特性。
 
       首先汽车行业本身做为一个传统行业,基本被几个大的品牌所垄断,新的品牌无论在技术,还是生产能力上都很难去逾越。
 
       特斯拉作为一个特例横空出世,但最终还是陷入产能不足,以及最主要的充电设备跟不上等问题,如果真的大卖,售后也将是一个大问题。
 
       而传统汽车厂商似乎对于车载智能硬件的投入并不是那么积极,运用得最多的无非就是定速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当然这些功能也都是某些豪车上才能体会到,作为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的中低端车而言,要厂商增加这样的配置,成本可想而知。但如果第三方厂商很难去开发配套硬件来增加某些驾驶体验,比如自动泊车系统,出了事故又有谁来负责呢?而且国内的法律对于“改车”又是严格控制的。所以,车载智能硬件第三方能开发的范围又缩小了很多,目前大热的几类车载设备仅如下几种:OBD,HUD,车载网络电台,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就是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但这样的数据对于个体用户意义并不是很大,目前应用对接最多的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汽车运行状况,驾驶习惯而和保险公司分享,从而让保险公司给予保费上的奖励。但这样,利益如何划分又成为新的焦点。而且用户体验中也反应,使用了OBD盒子,通过对应APP上选择的保险公司反而更少,实际的利益也不是很大。到最终,OBD盒子的开发者最多也只是承担了保险销售员的职责。而目前市面上的OBD产品,如腾讯路宝,车宝,车挣盒子等等,实际数据利用率也极低,如何吸引用户回归,让用户体验驾驶乐趣与OBD结合,又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HUD,全称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原先是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器,不用低头就能看到需要的重要信息。这个功能就要比前面OBD应用“高大上”了许多,目前Navdy、车萝卜、Car+等都是目前热门的HUD车载产品。从功能上看,导航,音乐,通讯,车况信息等功能都能投射到挡风玻璃上。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从最初的按键控制,变为手势控制甚至语音控制。但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点,驾驶汽车最重要的是安全性,HUD开发的初衷也是以安全之名,可加入微信收发、电话接听等功能后,是否又真的安全了呢?
 
       说说车载网络电台。堵车成为用户真正的“痛点”,让车飞起来目前不可行,那只能通过听音乐,听音频节目来打发时间,而主打音乐的车听宝,还有网络电台喜马拉雅FM的随车听,都是为此而生的车载设备。通过配套的手机APP下载需要听的内容,然后上车后同步到硬件上,该智能硬件又通过车载收音机将音频内容播放出来。该功能和早前的车载MP3区别就在于下载音频的方式,虽然前者还添加了实时路况、蓝牙电话等功能。但最终内容为王,网络电台硬件只是一种使用形式而已。
 
       再看智能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很早就有了,加人“智能”家庭后,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大部分都是这样玩的,手机WIFI连接查看行驶拍摄内容,不是连互联网的WIFI,而是类似于蓝牙的连接方式;然后通过手机将视频社交分享;部分还加入了电子狗功能。所以就只是以智能之名,行社交之实,那市场反应如何呢?每当一次碰瓷新闻出现后,销量就会有所增加。行车记录仪还是那个行车记录仪,智不智能还无法确定。
 
       后视镜做为车内重要的安全设备,当遇上“智能“后,又是否能提升我们的驾驶乐趣或者安全性呢?目前常规的智能后视镜,就是加入展示车后影像实现倒车辅助,导航、行车记录、影音播放等,将前面很多功能都融为一体,堪称”轻车机“。但往往大而全的产品都有山寨之嫌,且这类产品大部分以网上销售为主,线下实体店推广较慢。其实驾驶汽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以及让整个驾驶过程更加的舒适,如此而已。
 
       车载智能硬件本身受到行业的限制,而大部分车载智能硬件的开发者又鲜有去真实体会用户的需求,往往只是追求各种功能的堆砌。而且和很多智能硬件一样,开发时间短,匆忙上马,在急于变现的过程中出现系统不稳定,车型不能完全匹配等问题,让车载智能硬件就犹如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看似美好却难以进入。
 
       未来如何发展,谁都不好判断,如果想在车载智能硬件上赚钱并不难,但如果想真正做好一款产品,并且有生命力,那还真需要多听听用户的声音,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最好的产品经理。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