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 应转向“+互联网”

分享到: 更多
2016-04-20 来源:光明网

 2016年全球鞋业暨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论坛暨中国皮革协会鞋业、鞋材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晋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产业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探讨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大众自觉健身意识的抬头,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们认为,未来十年一定是健身和运动的十年,也会是体育产业的黄金十年,体育用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个重大机遇。□本报记者王宇
  领先品牌全面恢复高增长
  论坛上,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根据《2015中国鞋业发展报告》,分析了去年中国鞋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陈占光分析,行业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效率有一定提升,新的竞争优势正在重塑。运动鞋行业持续快速复苏,户外鞋、童鞋、布鞋等细分行业也实现较快发展;线上销售仍然保持较高速增长,线上线下全渠道逐渐融合;行业加速引进自动化设备,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关键工序不断实现自动化甚至半智能化操作,3d设计、3d打印研发、真皮及辅料自动裁剪、小型流水线等不断引入生产过程,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少量多样、快速响应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断适应并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体育用品行业领先品牌全面回归高增长是去年体育产业的一大特点。”陈占光说,随着国家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等措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以及2015年足球改革、申办冬奥会等,为体育用品市场注入了强大活力。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整体从2011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经历了数年的深度调整,领先品牌开始率先复苏。由2014年开始v型反转,到2015年体育用品行业领先品牌实现了快速增长,单个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众多领先体育用品品牌实现10%以上甚至20%以上增速,领先品牌整体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去年,网络零售的市场红利逐渐消失,线上销售增速回落明显。”陈占光介绍,2015年全社会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9%,其中穿着类线上零售增速21.4%,累计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pc端电商占比越来越小,移动端交易成为主流,而且移动端占比未来仍将进一步提升;“网红经济”风生水起,自品牌在淘品牌基础上兴起。“销售渠道变化带来的触动,让鞋业企业需要考虑未来互联网+体育产业的故事该怎么讲,如何创新产品内容和用户体验。”
  八大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被业界称为‘46号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让业界对体育产业的未来有了更多期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国务院“46号文件”的实施,从目前的效果上看,吸引了很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将直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包括到2025年要让中国体育产业总额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让经常从事体育的人口达到5亿,“运动休闲度假、冰雪产业、高尔夫产业、联赛俱乐部的壳资源、运动康复保健等八大领域有很多投资机会。”
  在鲍明晓看来,虽然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局面,加大体育产业的投入、体育产业政策的扶植,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的出现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改变息息相关。”鲍明晓说,以前消费者考虑的是“吃喝玩乐”,先吃饱喝足再想着其他;而如今消费者考虑的是“玩乐吃喝”,吃喝都可以简单点,但是玩乐却不能忽视,对于体育产业从业者来说,这就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从体育消费人群的层面来讲,需要做到体育产业和消费项目的不断升级,从低端项目到高端项目的升级,以山地、水上和冰雪为主的体育旅游,以及以高尔夫、马术和射箭为主的青少年培训,都是不错的体育产业增长点。
  关注消费体验将获得更大发展
  鲍明晓认为:“体育产业要重视玩法的创新设计、运营模式的创新设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地方,就是在做体育产业时的消费者导入设计。”鲍明晓分析,晋江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未来在发展体育产业的道路上,若更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实现用户价值,当地体育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形成生态圈、产业链,在重视产品企业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平台、渠道和推广企业的培育和打造。”在打造体育产业的时候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要让“体育+”、“互联网+”两条腿都要迈得开,体育产业才能走得长远。
  “此前很多产业都在讨论‘互联网+’,我认为这几年来互联网的故事快讲完了,体育产业未来发展应由‘互联网+’转向‘+互联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高级总监朱敏捷认为,互联网只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工具,目前国内体育产业对消费者需求洞察不够,“根据用户需要实现的价值和需求,认真做好每一件衣服每一双鞋,回归认真做实业的原点,是体育产业永续发展的根本。”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