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酝酿塑化剂限量标准

2013-04-09 来源:

        据国际商报报道 经“塑化剂风波”之后,白酒行业正在酝酿出台标准。新标准由国内外近十家食品检验机构、研究中心等共同研究制定。3月23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透露,白酒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指标将在两个月内出台。这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酒类产品的塑化剂限量标准。

  然而,标准还未出台就饱受争议。业内人士将其视为意在“安抚消费者、应对风波”。对白酒行业设置专门标准,除了与现有食品标准重复以外,缺乏后续的执行机制、没有严苛的法律法规督导,标准可能形同虚设。而白酒酿造工艺易挥发、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标准的拟定是十分复杂的科学决策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1.伪命题?白酒中含有塑化剂属实,但只是微量

  白酒中含有塑化剂在业内不是秘密。一位五粮液(000858,股吧)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2005年至2006年,五粮液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花费7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更换可接触塑化剂的设施设备,希望“在消息尚未扩散之时,把塑化剂问题消灭在萌芽中”。2011年5月“台湾塑化剂”事件曝光。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和DBP等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当年12月,中国酒业协会要求所有白酒生产厂家在生产、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禁用塑料制品。

  在2012年4月和7月举行的两次行业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强调严控白酒塑化剂含量。与会的华北某地区白酒协会会长称,当时是希望企业和专家共同解决问题、内部控制,但没料到几个月后竟然扩散,成了白酒行业的“滑铁卢”。酒鬼酒首先在2012年11月19日,被媒体报道含有塑化剂。当晚,中国酒业协会官网声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毫克/千克,最低0.495毫克/千克,平均0.537毫克/千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也在两日后发表声明称,此事发生前,许多白酒生产企业已找到解决酒中微量塑化剂的方法,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

  “两大协会分别发表声明也出于被迫,为了保全酒鬼酒品牌,因此把塑化剂问题扩散到整个行业。”一位酒业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件扩大化对白酒行业也并非坏事。“塑化剂本身就是白酒行业的一个擦边球,这种擦边球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上述酒业知情人士说。事实上,白酒中很难杜绝塑化剂的出现,因为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不是人为添加,而是生产过程中从所用的塑料制品中迁移进来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指出,环境中存在的塑化剂对食品也有影响,如土壤、水中的塑化剂可能进入食品链。“这种迁移方式目前是没有办法防范的。”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占成说。

  媒体报道酒鬼酒中DBP含量浓度为每千克1.0毫克,与台湾塑化剂事件中检出的高达每千克210毫克的塑化剂浓度不可比拟。上述华北某地区白酒协会会长指出,白酒中含有塑化剂属实,但只是微量,“严格来说,白酒塑化剂是一个伪命题”。

  2.与国标不合 世界上首个酒类塑化剂没有国际标准可参考

  在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时,白酒行业的股价大受影响,标准制定从某种程度上是应对风波、重塑白酒形象的一个可行手段。其实,白酒中塑化剂限量标准酝酿已久,始终未获国家主管部门的明确意见,原因在于国家已有针对食品中的塑化剂限量标准,没有必要再设置白酒行业标准。另外,标准拟定过程十分复杂,如何与现有规定有效衔接,“比国家现有规定宽泛还是收紧”一直存在争议。在3月23日的行业会议上,马勇明确表示,“如果没有意外,这次新定标准,相比于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会有较大幅度放宽。”

  一般而言,行业标准作为行业内部质量控制与规范,不会与国家标准相矛盾。

  “行业标准如果比国家标准严格,这样可算为两者互相补充,为行业内控提出更高要求,但如果低于国家标准,那就没有制定新标准的意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基于此,舆论对放宽限量值有“行业保护主义”“为企业脱责”之猜疑。一个食品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进行毒理实验、风险评估等,还要经过产业发展、监管能力等博弈才能产生,并且作为WTO成员,亦要通报其他国家,取得谅解。

  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制定酒类食品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这就带来一个基本问题:世界上首个酒类塑化剂标准的制定,没有国际标准可参考,其主要依据条件只能参照现有的食品塑化剂标准与酒类行业内的调研基础材料,那么最终制定标准的决策过程难以做到科学和公正。防控塑化剂是一项全球问题。2013年春节期间,中国海关在检查一批进口法国干邑酒时也发现塑化剂含量超标,被拦截的品牌涉及人头马(RemyMartin)、卡慕(Camus)和法拉宾(Frapin)等三个法国干邑白兰地酒品牌的产品。由于干邑属于高度的烈酒,含塑化剂的原因与中国白酒相像,与使用的容器和包装材料有关。其实,所有涉及塑料包装的特殊产品都可能牵涉到塑化剂风险问题。

  3.两大障碍 检测手段复杂、执行难给力

  正在加紧制定的白酒行业标准,未来也面临着检测手段复杂、执行难给力这两大障碍。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至少有十万多种,不仅给每一种化学物质做限量标准不现实,“即便是制定标准后强制实施检验,也增加了很多没必要的经济成本,让检测机构不堪重负”。陈君石分析。现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一个白酒样品的单个塑化剂指标,收费1500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检测17项塑化剂指标,每个样品的检测价格是2000元。两者均是至少20个工作日才能出结果。

  新标准推行后,每瓶成品酒都检测显然不现实。通常,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进行成品酒检测,均采用批量抽检方式。塑化剂风险最容易出现在众多小企业上。小企业的问题是,一方面耗资不菲的技术改造难以彻底,从生产到贮存、运输各个环节中,塑制品器皿容器与包装难以杜绝;另一方面监测成本增加,特别是这些企业往往为地方上的财政支柱。

  如果没有后续的严格处罚规定,这个标准将形同虚设。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认为,标准出台后,对于严重超标现象如何处罚,也没有后续追究机制。

附件下载:
$inti、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