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的西塘三把刀雕刻老时光

2013-05-27 来源:浙江日报

        小镇醉人。嘉善西塘,一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春夏之交,与之不期而遇。小桥,流水,人家。漫步小镇,水墨画般的江南景致撞入怀中。
  醉人的不只是风景。自古浸在翰墨书香之中,小镇涂上了厚重的文化底色。这其中,作为古镇现代民间艺术的经典代表,西塘“三把刀”更是将小镇文化雕刻得分外生动。

  所谓西塘“三把刀”,指的是钱锦铭的剪刀——剪纸艺术,王亨的刻刀——版画艺术,徐永明的竹刀——竹雕艺术。颇有意思的是,这三把刀的主人,各自拥有一座临水而筑的明清古宅——桐村雅居、醉园和水阳楼。

  推开虚掩的门户,我们走进西塘“三把刀”的艺术生活,感受他们作品中包含的乡土气息,与他们切身的乡土记忆。

  醉园里,刻江南之韵

  西塘流传一句话:醉园不醉人,醉人不醉园。

  拐入塔湾街,我们步入醉园。但见醉园内厅堂碧池,回廊翠竹,经历百年的石阶被时间磨掉了棱角。

  曲径通幽。走进“艺香斋”,仿佛来到了一个黑白世界,几百幅版画挂满墙壁。一方书桌前,满头银发的老者微微颔首,“请坐,这里便是我的版画天地。”

  桌上,几把刻刀,一块枕木。“虽然年纪大了,但舍不得扔下这把刻刀啊。”王亨依然保持晚上创作的习惯。

  一生寄情于江南水乡,半世迷恋在黑白之中。这是别人给王亨的评价,他也很认同。

  “我给自己的版画系列取名水乡风韵,就是希望用手中的刻刀,将水乡的乡土风情,一笔一划,刻在画中。”一头银发的王亨对家乡情有独钟。

  家乡的景悄然融于情中。西塘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都成了王亨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我从小在西塘长大,对这里的一景一物格外亲切。”王亨说,许多画面不经意间就在刻刀上呈现出来。

  念小学时,王亨就已学习素描,书包或口袋里经常放着几张白纸,不时就要画上几笔。有一次,他从西塘坐船去魏塘走亲戚。水路漫漫,王亨见船头坐着一位农村老太,头扎一方蓝印花布,脸上爬满皱纹。他便拿出纸笔画了起来,不时抬头望上几眼。

  不料被老太发现,有点恼怒。王亨不知所措之时,同船乘客的表扬解了围:“这孩子画得真不错。”老太看了画也觉得喜欢,就同意继续当他的模特。

  采访中,王亨回忆起这段小插曲,还是一脸开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我的故乡就是这片清秀的水乡。”

  王亨,少年时就初露绘画才气。青年时,慕名拜识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已故著名版画家张怀江,从此受其指点步入了版画的创作。

  作品会说话。《水路漫漫》、《桨声悠悠》、《炊烟袅袅》……王亨的作品中,许多以杨柳作主体,再配以流水、轻舟、弯月、水鸭、老牛等,勾勒出水乡独特的风致。

  让王亨欣慰的是,儿子王小峥受其影响,也迷上了版画创作。王小峥的作品风格豪放、线条粗犷略带抽象。

  “钟表的指针周而复始地绕着圈子,而时间则径直向前走去。”王亨座椅后,挂着他最喜欢的座右铭。“生活宁静,创作却要与时间赛跑,想要留更多记忆给这方土地。”


  雅居中,剪乡土回忆

  十八层纸叠在一起,一刀下去,全部穿透,无一丝误差。

  刻刀飞转,黄豆般大小的人物脸部,五官分明,甚至连双眼皮也棱角分明。

  一见面,钱锦铭就用剪纸刀为我们亮了两手绝活。“我很庆幸会刻纸,能将乡土记忆刻成作品,与人分享。”钱锦铭摩挲着刻刀说。

  走进桐村雅居,一块黑底金字的“赋修堂”匾额悬挂正堂。“西塘古时曾称桐村,雅居是指诗意地栖居。”钱锦铭为我们介绍雅居名称的由来。

  这份诗意来自对乡土的熟稔。钱锦铭出身西塘镇金明村的一户贫寒人家,家中排行老四。囿于当时的历史原因,钱锦铭高中毕业后,只能回家务农。“父老乡亲的淳朴,劳作的辛苦,都是我眼中最熟悉的风景。”钱锦铭回忆起当年乡间劳动场景,还能“闻到汗水中充满着活力”的味道,心底暖流涌动。

  自幼爱好画画写字的钱锦铭不禁拿起笔,趁着午休时光,蹲在土岗上,亦或背倚稻垛,将这些“依稀平常”的景物写进诗中。“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诗歌变成铅字,激动得不得了。”钱锦铭的处女作发表在《嘉善文化报》上,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爱上剪纸与电影放映员分不开。”钱锦铭22岁那年,凭借着小有名气的文艺才能,当上了原西塘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员。“放映电影前,需要放映一些自己制作的幻灯片。”钱锦铭回忆说,当时要将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做成生动的幻灯片。

  为了做好一张张幻灯片,钱锦铭仔细钻研了《工农兵》画报上连载的《怎样学剪纸》。没想到,他无师自通,自此爱上了剪纸,一发不可收拾。

  拾阶而上,桐村雅居二楼有一间作品陈列室,展示着近千幅剪纸作品。但见这些作品刀法细腻,线条流畅,纤巧精致。“这套《骄傲的公主》,最近有一位天津的游客一眼相中,一定要买走。”钱锦铭不忍扫了他人的兴,就答应重新刻一套。

  别看作品静美,刻刀却有点“落伍”。“我用过的刻刀有五六十把,基本上都是自己用钢锯条自制而成。”钱锦铭说,自己熟悉的劳作场景和民间传说呈现在刻刀之下。

  令人称奇的是,钱锦铭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可以双手同时执笔,左右开弓,并且左手写反字,可谓一大绝技。对待生活,钱锦铭平静淡泊:坐在古老的厅堂里刻一幅画,弹一首曲,时而给游客来个现场表演,自感简单而超脱,知足而幸福。

 

  水阳楼,雕生活之趣

  一位物理教师,却凭借竹雕技艺出了名。

  这位西塘的名人叫徐永明,他一家人临水而居在水阳楼中,日子怡然。

  “竹雕只是我的副业,我的主业是教书育人。”徐永明在讲台上已经站了30多年,竹雕被他称作是“生活的调味品”,正因如此,他的竹雕作品多了一份超然与情趣。

  对竹子,徐永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小时候,几乎家家屋后都有一片竹林,成了我们最佳的玩耍之地。”徐永明老家在俞汇乡,村里村外有成片茂密的竹林,层层染染。

  “以前没有玩具,我们就自己动手将竹子做成玩具。”徐永明回忆说,不管是刀剑,还是竹枪,他与小伙伴都能做得有模有样。

  之后,求学、就业、成家。徐永明离开村里,也与竹子渐渐疏远。

  1986年的一天,徐永明再次与竹子相遇。这次,是徐永明跟团到上海南京路一家工艺商店参观,“看到一个竹雕笔筒,雕刻得十分精致。”徐永明心中对竹子的那份亲切再次被唤醒。

  回家后,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徐永明开始寻思竹雕。可是,当时苦于找不到教材,徐永明就自己磨了几把刻刀,找来竹根,便练习起来。

  刚开始,徐永明还不是很顺手,“若要构图,就要考验手上功夫。”徐永明四处打听,得知上海郊区有一个竹雕馆,他便循迹而去。

  “竹雕馆不仅有展品,而且竹雕的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说明。”徐永明便用笔记下,“偷师”回来后,自己琢磨,终于完成了第一个竹雕作品。

  青菜螳螂、南瓜组合、荷叶青蛙……细看徐永明的竹雕作品,总会让人爱不释手。“妙就妙在一个趣字。”业内人士对“半路出家”的徐永明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朋友从安吉带给我的一截老竹根,我一眼相中,觉得可以雕成一棵白菜。”wj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