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国改革开放40年制冷空调行业变化

0
2018-09-14 来源:机经网

 旧貌换新颜

— 我国改革开放40年制冷空调行业变化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一、前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制冷空调行业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放开与鼓励,经过同国际跨国集团、国际优秀企业的同台竞技,在国内外企业的前仆后继、龙争虎斗的激烈竞争中,兼收并蓄、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在技术提升、标准制/修订、产品能效提高、环保制冷剂应用、绿色运营等方面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国本土生产的制冷空调产品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层出不穷、门类齐全,目前多项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并远销海外,行业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制冷空调行业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到2017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含家用冰箱、冰柜、空调器、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及配件)超过6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交货值超过1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含安装、维修/护等间接人员)超过一百万。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历程

  1、快速发展期(1978年-200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逐步得到变更或取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的制冷空调行业也不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我国经济建设带动了制冷空调行业产品需求不断扩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家居消费日益高涨,相关制冷空调产品供不应求,原有企业纷纷进行技改扩产,国外企业通过代理商或办事处纷纷在中国布局,其它行业也转行进入制冷空调行业,大量民营资本开始持续投向本行业。在工商制冷空调领域,原有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普遍地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相关企业先后从12个国家和地区、48家公司引进了包括装配式冷库及气调库、半封闭制冷压缩机、单元式空调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自控元器件、测试技术等九大类产品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累计达89项,使得我国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开发、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产品的技术性能、规格品种及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扩充。在家用制冷空调领域,冰箱开始进入居民家庭,生产企业由原生产医用冰箱的六七家猛增到100余家,并开始从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引进冰箱制造技术及设备。这一时期先后有32家电冰箱厂从9个国家、25个公司引进了36条生产线。房间空调器方面,宾馆、医院、实验室、会议室等需要改善工作条件的场所急剧增多,有20家相关企业引进30多个项目的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的生产线主要有热交换器、装配生产线、生产检测线、产品检测装置和压缩机装配生产线。

  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工商用制冷空调产品需求继续加大,房间空调器进入普通家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阶段国际知名企业持续不断加大进入我国的步伐,通过合资、独资等方式,转变过去单纯产品销售的模式,转而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同中国本土企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竞争。到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制冷空调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级别的成熟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形成,原有企业破产、改制、上市累见不鲜,而更多的民营企业站起来,行业在企业的新旧交替、惨烈竞争中突飞猛进,到200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升至1800亿元(含家用冰箱、冰柜、空调器、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及配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发展到近600家,其中房间空调器生产企业100多家,电冰箱生产企业70余家。

  2、发展壮大期(2001年-2010年)

  新世纪的头十年,诸多国际知名企业在过去设立制造基地的基础上,纷纷在我国建立起了研发中心,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由国外设计国内制造开始转化为在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信任。与此同时,历经了市场经济磨练的本土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以后,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创新实践,在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内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团,形成了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在此期间,我国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及其各类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空调末端产品等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而房间空调器、家用电冰箱与电冰柜等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制冷空调行业业也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的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行业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涌现,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充分关注科研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日益得到尊重和保护,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了行业技术研究向多样化和深层次发展,国家所倡导的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在行业中已经初见成效。专利申请数量的飞速增长不仅说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也展现了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强劲势头。随着节能环保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与提高。

  我国制冷空调行业标准化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冷冻空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达150余项,构建起了我国的行业标准体系,同时通过对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等同、等效采用到参与国际标准制修定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

  在标准的定位上发展为关注产品综合品质和使用功能的导向性标准;在标准的性质上发展为重视标准在技术发展中引导作用的推荐性技术标准;在标准的产品性能考核指标上发展为反映机组实际运行能效水平的综合能效指标;在标准制定方法上发展为以技术研究和实验验证为支撑的科学的标准制定模式。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发展不仅规范了行业和市场秩序,也保障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3、创新发展期(2011年-今)

  经历了此前连续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节能环保、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已经由过去重规模、重市场份额,转向重技术创新、重管理提升、重产品设计、重产品质量、重效率的发展道路。企业创新投入达到空前水平,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大量涌现。在家用领域,空调压缩机在变频化、高能效以及制冷剂替代方面均取得进展;电冰箱压缩机高效化、小型化、轻量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自有知识产权的无刷直流电机研发取得进展,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在家电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材料替代技术也取得丰硕成果;具有体感、语言、WIFI、送风跟踪、健康净化等智能功能的新产品逆势增长;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环保、能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行业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品牌出口规模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在工商用领域,制冷剂替代技术、直流同步调速和磁悬浮技术、低环境温度热泵技术、高温热泵技术、温湿度独立控控制技术、蒸发冷却技术等得到推广应用,在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行业的制造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先进的制造装备及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制造企业,一部分企业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替代人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智能化制造逐步深入制冷空调行业的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进行“两化”融合,行业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不断出现新业态、新模式。领先的行业企业加大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境外设厂、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国际层面的并购与合作频繁,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资源整合,并继续加大跨界合作融合乃至跨界拓展,跨地域、跨国度、跨行业间的战略联盟不断涌现。

  三、主要对比与变化

  1、技术与产品

  1978年我国制冷空调行业仅有30余项国家或部颁标准,主要涵盖制冷压缩机、空气调节机(器)以及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等辅助设备;行业技术专利几乎是空白,相关产品主要以开启式活塞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几个型号的空气调节机(器)为主,少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刚刚研制成功。40年后的2017年,行业相关标准达300多项,制冷空调相关产品门类齐全,与世界市场同步发展,当年行业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0000件,行业企业完成产品和技术创新项目1500余项,项目投资总额约为70亿元人民币,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30余项,总投资额约25亿元人民币。

 2、企业变迁与规模

  1978年行业企业总数量不足100家,骨干企业仅有20余家,行业总产值约几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行业企业1008家,行业总产值超过6500亿元。

3、制造与检测装备

  改革开放前行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以最基本的车铣刨磨为基础,设备比较老旧,试验装备非常稀少,且都是人工操作,整体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都非常有限。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迫使企业逐步改善制造条件,大量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自动化检测装备等先进设备被引入到生产过程,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后,行业中的领军企业率先建成了数字型全自动生产制造工厂或车间;部分大企业建成了数字型全自动生产线;大部分企业都加入“机器换人”的转型之中,打包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清洗/运输机器人等纷纷亮相。这些高端装备的应用,保证了行业产品的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设备代表图片

       4、节能环保责任

  1974年舍伍德.罗兰(S.Rowlan)和马里奥.莫利纳(M.Molina)提出包括常用的全氯氟烃(CFCs)制冷剂在内的许多人工合成的含氯物质会使臭氧层损耗的观点后,臭氧层破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此,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维也纳公约》,在1987 年又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通过控制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各类物质(主要有CFCs,HCFCs,Halons以及CCl4等)的生产、消费,以保护关系到全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层。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并于1991年正式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成立了由国家环保总局为组长单位、18个部委代表参加的中国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作为履约的议事和决策机构。之后行业按照《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简称《国家方案》),全面淘汰CFCs制冷剂相关产品,拆除相关企业的生产线,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停止了CFCs和哈龙的生产和消费,配合国家提前两年半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目标,取得了履约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

  在完成CFCs的生产和消费淘汰以后,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破坏性行为,臭氧空洞依然存在,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国际环境保护总体形势十分严峻。在此形势下,2007年9月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达成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制冷剂的决定,我国须在2013年将HCFCs的生产及消费冻结在2009及2010年平均值的水平上,并分别于2015年、2020年及2025年分别实现基线水平10%,35%及67.5%的削减,并于2030年完全淘汰HCFCs的生产与消费(2030-2040年间少量维修用途除外)。在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行业协会携手合作组织下,行业企业积极申报HCFCs淘汰改造项目,我国各行业超额完成HCFCs淘汰10%基线水平的任务,第一阶段HCFCs淘汰管理计划顺利完成。第二阶段(2016—2020年)HCFCs淘汰管理计划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执委会77次执委会上获得批准,行业HCFCs淘汰管理计划的实施进程已全面启动。

  5、走向国际舞台

  改革开放使得国际制冷空调知名企业持续不断进入我国,他们不仅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他们的市场运作模式、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手段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各方面水平提升,使我国快速成为制冷空调设备第一制造大国,为行业企业走出去、登上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市场经济磨练的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行业领头企业开始放眼全球,1999年4月30日海尔集团率先在美国的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厂,随后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美国海尔……先后揭牌,掀起了内资企业走向国际的高潮。目前格力在全球建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长沙、杭州、巴西、巴基斯坦等11大生产基地以及长沙、郑州、石家庄、芜湖、天津等5大再生资源基地,下辖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凯邦电机、新元电子、智能装备、精密模具等6大子公司,覆盖了从上游零部件生产到下游废弃产品回收的全产业链条;美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2个战略业务单位,同时为德国库卡集团最主要股东(约95%);海尔依托全球10大研发中心,以及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的N个创新中心,搭建了“10+N”开放式创新体系,通过海尔、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6大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协同,以及布局全球的29个制造基地、191个海外贸易公司,已在海内外构建了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竞争力,实现世界级品牌的布局与全球化运营,2017年海外收入占比42%,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其它企业如烟台冰轮、南京天加、浙江三花等,都已经在境外建立了研发中心或制造基地,本土企业进行全球布局的热潮逐渐显现。

  6、与时俱进的新模式、新业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行业企业的体制经历了国有、集体为主,到国有、民营、股份、上市、集团等的变化,呈现出混合经济的非凡活力。进入新世纪后,企业运营的新模式与新业态不断出现,行业内多数大中型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都已经实现网上在线咨询与产品售前、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有的已经建成“供应商平台”,实现了与供应方之间技术、质量、采购等信息沟通,订单、图纸等文件及时传递等的供应资源协同管理;大型企业除实现网上在线保修办理、网上在线销售,甚至建立经销商平台、网上商城外,有的领先企业已经实现非标定制定单执行状态的在线共享、建立创客平台,吸引全球相关资源为己所用。

  四、展望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逐步贯彻,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制冷空调行业来说,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基本上同全球市场实现同步发展,国内企业在与世界级别企业竞争中,从学习、模仿到竞技、创新甚至赶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新时代,只要行业企业具有更大的视野与视角,站在全球市场的高度,以国际化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去思考,勇于同发达国家同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一定能为世界市场提供更多的中国式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甚至发展模式,同时赢得我国民族企业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