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民营企业家的期盼

分享到: 更多
2018-03-09 来源:中国食品报新闻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企业人才,并培育了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如今,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走到关键路口。民营企业当前面临哪些难点?未来应如何发展?来听听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委员们的心底话。

全国政协委员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执行总裁蔡金钗:
“走出去”,要提升抗风险能力补齐人才短板

  蔡金钗表示,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或想要走出国门寻求新的商机与发展。积极“走出去”,既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增进友谊,又能向海外输出中国文化、输出民族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发展共赢。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需要捕获更多国际商机。但是, “走出去”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方面是抗风险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才问题。

  我国食品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与品牌企业相类似的产品包装、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进行假冒、仿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容易产生混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行业的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究其原因是不良商家违法成本太低。

  蔡金钗认为,借助政府的资源整合力量,企业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集聚抱团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院校“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企业在国外投资,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外劳动力成本有一定优势,但常常遇到工人缺乏相应技能、技术,也不了解中国企业管理文化,因此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在当地办学,依托我国高校优势资源,开展长期系统的定向人才培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供血、人力充电,鼓励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规避风险,抢占发展先机。

  他还建议国家出台专门政策法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应该像打击酒驾一样,动真格、坚决抓,如敢仿冒,初犯拘留 10 天、15 天,再犯就判刑。给以重击,让假冒伪劣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创新,让法律制约违法行为,为企业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火车头”

  石聚彬把“产业兴旺”比喻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火车头”。他认为,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解决农村的两大问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劳动力的利用率。将这两大问题结合起来发挥土地优势和农民生产力优势,才是核心。

  石聚彬表示,新时代的农业产业发展正在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延伸农业多种业态的第三产业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缩短农业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降低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对于拓展农业的多样功能和收益边界,拓宽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而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石聚彬建议,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两区”划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就成为各地实现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他建议国家以一二三产融合的规划格局发展各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对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形成全链条的政策帮扶和资金扶持,在保障农业一产发展上,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对规模化生产主体的优惠支持力度;在发展农业二产上,畅通农产品流通格局、支持农产品储存流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拉动农业三产发展上,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对立足农业产业进行农产品销售、农业业态拓展的主体,在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石聚彬建议,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园区为抓手,拉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国家可在某些省市选取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以县为单位打造示范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或农业产业园区。抓住地域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一店一基金”,即一个县培育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个销售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主体,建立一个支持此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两园两区”,即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园、加工园,特色优势农产品物流区、人才集聚区,培育发展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村振兴的道路。

  建议加强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农民”的培养。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可持续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不仅从技术上、知识上加以提升,更要注重增强新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培养有技术、有视野、懂法律、守规则的新农民做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培育既有乡村特色,又具有现代化商业文明精神的新农民。

全国政协委员 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
让企业切实享受营改增的阳光雨露

  营改增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也是政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相关信息显示,自 2016 年 5 月 1 日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 2017 年 6 月,短短一年时间里直接减税 8500 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得明显成效。

  周桐宇表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很大一部分涉及营改增的范畴。虽然理论上说,从发票的数量和金额上看,高新科技企业能取得的进项税比实施营改增之前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全是如此。一方面,高新科技企业支出中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稍窄,高新科技公司的支出中,大部分为研发人员的人工成本,约占总支出的 50%左右,这些都无法进行抵扣,只能全额计入成本;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企业的客户对营改增的接受程度有待考验,客户群体为一般纳税人的,均欢迎营改增,因为可以通过抵扣降低成本,但是对于已经签订的合同或者已经谈妥的价格,客户普遍不愿意修改,坚持总价不变。

  周桐宇建议,营改增最大的好处是,企业只要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就可以抵扣进项税。然而对于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抵扣的范围有限,希望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进项税可抵扣范围。

  可针对某些受惠不大的行业集中出台更有效、更精准的减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真正享受到营改增的阳光雨露,增强政策的普惠效果。

  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督查时,应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配套措施出台情况,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减税带来的实惠。同时,营改增的实施应借助强大的信息化工具,简化企业的税务操作,尽快建立起税务信息化与网络平台,让一切有迹可循,并让相关政策能够尽快真正落地。

  完善高科技企业营改增政策,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一些鼓励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减税政策和措施,优化高科技企业增值税设计,降低企业研发运营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 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
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助推乡村振兴

  严琦表示,在广大乡村地区,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应当因地制宜,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产业。依托当地农业优势,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是农村产业发展最可行、也是最有力的抓手。

  其中, 重视发挥餐饮业的作用,对于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有众多餐饮资本下乡,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但从实践看,取得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严琦认为,特色小镇中,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应当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特色小镇,立足于农业生产的本土资源优势,能够有效发挥农业、餐饮业、金融业等多方优势,能够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不会割裂特色小镇与当地的脉络联系,不需要大拆大建,更 不需要迁走原住民,不失为打造三农产业生态系统,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条可行途径。

  严琦建议,重点扶持餐饮龙头企业。按照“优中扶优、强中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与各地现有农村农业资源禀赋能够有效对接的重点龙头企业。花大力气解决制约龙头企业发展各种突出问题,如用工、用水、用电、用地等。从用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租金、金融支持、税收返还、奖励等多方面给餐饮龙头企业扶持,鼓励下乡发展、留乡发展,扎扎实实建好特色小镇,振兴乡村。

  建立并市场化运作产业引导基金。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单靠政府、企业、农民无力承担。建议成立由各级政府牵头,国有创投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的产业引导基金,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

  实行典型示范引路。从各地遴选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乡镇,重点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核心示范小镇。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实力强、有意愿、有品牌的餐饮龙头企业,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餐饮、人力资源培训、科研等全方位示范。并围绕这些示范小镇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资、技术、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探索整村推进。乡村振兴涉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等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量大面广,政府背负的资金压力大。而这些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公益性,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议找准利益联结点,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或者由政府、村社、农户、企业共同组建公司进行整村的策划、包装、产业谋划等,既考虑公益建设,又突出产业发展。这种探索需要在土地整理、土地流转、集体资产股权量化等方面有前期坚实的工作基础作支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