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地位的三点思考

0
2019-06-12 来源: 智能制造随笔

         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个现象。在各种各样、名目繁多、此起彼伏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论坛峰会中,唱主角的其实是各种平台、供应商、政府,相对来说,企业的话语或者声音还是比较小的。虽然有各种理由我们需要来处理技术架构或者发展技术体系来进行讨论,但总感觉这个过程当中企所代表的需求以及应该有的优势地位,在体现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多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在经济建设中有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现在基本上也是这种思路,好像大家都在努力的建系统建平台,供应商按照自己的思路已经想好了,在这个平台上面应该跑什么东西?或者说在这个高速公路上应该跑什么样的马车?

 

        记得黄培博士在MES春季论坛上面说,现在MES达到预期效果或者说有效果的可能只有50%。都已经这么多年了,其实我们真的是应该警醒思考一下。

 

        以企业需求为驱动,在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智能制造或者数字化转型中,大家其实都有共识的,但其实在执行过程当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现象,也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屁股就是脑袋,这是一句很正确的话。对于供应商来说,是否会影响自己利益都是很关注的,会尽量的进行规避。但现在也有一个问题,企业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或者不能够坚持自己的需求,甚至类似”贫穷限制的想象力“这样的话,企业对自己需求的正确认知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方面感觉企业应该加强引入咨询公司或者外部智力来帮自己进行一些规划,避免走入人云亦云或者盲目跟风的那种状态。

 

      1)企业管理经验的沉淀是数字化业务管理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

        企业的优势之一是自己的管理经验或特点。这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如果所有的企业的管理都一样,那你想想这种局面,企业在拼什么?难道只是在拼自己的产品和营销?我认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如果这些特点抓不住,企业优势我感觉也是无从谈起的。我认为如果让企业具有千篇一律的一种所谓的先进管理或者数字化业务管理系统,比如说跟另外一个企业完全的一模一样,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没有抓住特点,这个只要看看现在的那是ERP、MES等等各种系统,这些管理业务相关的数字化或者信息化系统都是要进行实施的,而这些实施当中一般都有一定的定制性,就是说这些产品不是货架产品,其实这里面已经蕴含了这种味道,就应该按照这种味道来进行实施。所以说在管理相关的数字化业务系统方面,企业也具有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一定要体现企业的管理特点和管理经验。

 

      2)物联应该结合企业需求来做才是有意义的

         在传统的互联网应用下面,人是终端。因为人具有很大的主动性或者说人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所以传统互联网相对来说还是可以很好的发展。但现在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这些互联在很大程度上连接的都是物,而这些物是没有自己的能动性的,现在提了一些所谓的边缘计算,其实就是想对这种物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赋能。从大的思路上来说,其实是借鉴了传统互联网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个方面更多的是对技术上的一种实现,就如同一个工具一样,比如各种MDC等。在这个方面,就技术而言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但采集数据或者互联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应该是为企业的业务服务的,企业应该是有话语权。有很多企业做了设备的联网数据采集,还做了很漂亮的一些界面,其实真正的作用并不大,其中就是有这方面的味道的。

 

      3)工艺知识的沉淀是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重点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提出数字化转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大家都在提数据的自动流动。当然从表面上来说,数据是一个冷冰冰,没有任何含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真正有意义的还是要把数据变成信息和知识并进一步的进行决策,其实这才是数据自动流动最本质的含义。而在这个方面企业的经验知识,比如说工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企业的这些经验知识沉淀到软件里或者算法模型,需要做很多技术上的工作,而这些才是智能制造当中最重要的。只有将这些经验知识沉淀下来才能够有助于CPS或者数据自动流动更好的实现。

 

 

         上面从企业的管理经验、物联需求、工艺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其实都可以看出来企业应该具有主导地位的。技术上能达到,那就应该结合。技术上达不到,企业可以先放一放。

 

作者:王爱民,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MES、APS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