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新动能开拓融合发展新空间

0
2019-10-23 来源: 人民网

   当前,“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新阶段的重要主题,新模式、新业态、新理念正在形成,并逐渐演变成全球产业数字化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0月21日上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分论坛——产业数字化:新动能开拓融合发展新空间举行。本次论坛通过充分、开放、深入的探讨,就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亟待共同应对的挑战,凝聚共识、追求共赢,共同推动未来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国际合作“新空间”

本次论坛大咖云集,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论坛协办单位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刘烈宏等出席了论坛。以下为大家摘录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我国已组建央企电子商务联盟 成员单位超过130家

习近平主席在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坚定支持中央企业抓住数字经济历史机遇,实施集团管控、生产经营、商业模式等方面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央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我们推动中央企业加快集团管控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管控能力。中央企业大力建设投资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党建工作等集团管控信息化系统,不断拓展系统覆盖范围和应用深度。截至目前,92家央企统一建设了集团级信息系统,总数量超过1200套,89家央企统一建设了经营管理类系统,69家央企统一建设了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等系统,实现了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促进中央企业集团管控能力显著提升。

我们推动中央企业加快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企业提质增效。中央企业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估工作,在国家级贯标试点、示范企业中,中央企业占比分别达到18%和28%,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保障进一步加强;大力推动智能现场建设,已有50家企业制定了130多个智能现场模型,涵盖工厂、矿山、电厂和船舶等,生产现场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推进大平台建设应用,56家企业自主建设和应用云计算平台,21家企业建设了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平台,促进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绩。

我们推动中央企业加快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产业升级。中央企业协同发展电子商务,组建中央企业电子商务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超过130家,企业用户230万,2018年交易额4.2万亿元,有效推动企业资源、能力的对外开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40余家企业建设统一工业互联网,上云设备达到百万级,在供应链、工业App等领域的融通建设初显成效;积极推进北斗服务应用,40余家企业开展北斗应用,使用北斗终端超2000万套,促进中央企业产业升级顺利进展。

当前,全球已经开启全局性、战略性、革命性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抓住机遇、把握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在更深层面、在更多领域、以更大力度推动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性升级,对于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借此机会,谈三点建议。

一是共同深化战略合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数字化浪潮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提供新机遇。国务院国资委和各中央企业愿意与各方加强合作,深入交流,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组织模式,建立互利互赢、价值共创的良好生态。

二是共同突破重点难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围绕高端人才培养、重大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难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建设新型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机制,共同推动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科技创新,不断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建设数字化转型国际标准体系,鼓励中央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和推广,携手推动企业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共同发展数字经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基础设施的作用,发挥数据、信息、知识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刘烈宏:产业数字化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

数字经济的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市场向前飞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此,世界各国把握趋势、乘势而上,不断释放各类政策红利,积极鼓励和推动产业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与新工业革命的深度渗透、加速融合、相互促进,在众多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积极发挥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产业数字化向更广领域拓展、更高层次发展、更多群体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远超同期GDP增速,2018年产业数字化规模已经达到24.9万亿,对数字经济的贡献度高达79.5%,作为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地位不断凸显。

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势头迅猛、影响深远、潜力无限,产业数字化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各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智库等社会各界携手同心,积极应对网络空间风险挑战,实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对此,一是鼓励创新,推动融合。加快推进基础性技术、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持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促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新兴服务业态深度融合,鼓励产业数字化在更多新领域、更多新业态推广普及,以数字化升级改造优化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资源配置,全面推动各领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释放数字产业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二是大力扶持,积极引导。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坚持理念机制创新,进一步明确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断完善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措施、法律框架、管理体系、监督机制,进一步以数字化促进各产业在生产要素、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转型升级。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平台开放、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全面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

三是防范风险,保障安全。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安全理念,及时发现、主动防范、有效化解产业数字化发展带来的各类风险隐患,加快提升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数据窃取、网络攻击、盗版侵权、恶意垄断等违法违规活动,让产业数字化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数字经济是天然的开放经济,产业数字化发展早已遍及全球。面对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广阔空间、美好前景,各国应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破除壁垒、消除鸿沟,携手推动产业数字化更好服务世界人民、造福人类社会,共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美好明天。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产业数字化,本质上是要完成企业运作方式的数字化模拟,是对企业的数字化重塑

今天,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我想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我认为,这也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词。首先,要尊重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和企业家在产业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产业数字化,本质上是要完成企业运作方式的数字化模拟,是对企业的数字化重塑。但是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它所代表的勇于创新、坚韧执着、伟大格局是无法模拟的,这是模拟信号代表不了的。所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瓴一直强调和坚持,“让企业家坐在C位上”。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与企业携手数字化探索中,始终坚守的第一原则。

高瓴的投资布局,不论是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还是在消费和生产制造等实体经济领域,形式虽然不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本质都是通过基础的研究,找到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好的企业家,给他们配置长期的资本,通过科技赋能和持续创新,帮助企业家和创业者绽放,不断创造价值。如果企业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那么高瓴作为投资方,作为资本方希望扮演好“大副”的角色,与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同舟共济、坚定同行,做时间的朋友,一起不断地创造价值。

其次,要做好产业数字化,还要尊重行业规律,重视通过科技创新发挥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任何行业规律,都是长期演进的结果,不是一个科技企业通过简单的创造性毁灭而能够实现的,而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市场打拼积累的立身之本。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要以第一性原理,深入洞察行业规律,明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通过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创新,让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得到绽放,最终实现新维度上的创新与融合。

当然,我们也逐步认识到,数字化不是一场狂飙突进的运动,不应该妄想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在我们几年前用530亿的估值战略收购百丽公司之前,我们也曾憧憬,要为企业加互联网、加AI、加精益制造……恨不得一股脑地,把我们的十八般武艺都嫁接给企业。后来,我们意识到,企业数字化战略欲速则不达,要根据企业特点,抓住当下重点,局部突破,小步快跑,不断地打小胜仗,不断累积企业从上到下的信心,最终才能积跬步成千里,积小胜为大胜。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跨界融合,系统创新,智能引领的新时代,5G发展也不断提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日益升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既有利于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又有利于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作为基础电信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积极发挥扁担效应,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一是提供数字化的网络支撑,整个信息化数字发展中现阶段第一就是网络化,第二数字化,第三智能化,网络是基础,在建成全球最大4G精品网络,覆盖4.7亿户家庭的全管网络,以及覆盖乡镇以上蜂窝物联网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全力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网络。今年将实现50个以上城市5G商用,明年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商用服务。同时大力建设云计算中心等新型智能基础设施,提供云互联,云专线等移动云的产品为位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支撑。二是赋能数字化的生产生活。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推进5G和AI,CDE融合创新,这也是我们5G+计划其中重要一项。不断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动5G融入产业服务大众,聚焦工业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打造一百个5G的示范应用,大家对5G充满期待最关键的是应用。加快视频检测,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基于5G的全屋智能,无人驾驶,虚拟办公和高清云游戏等智能化应用。

三是繁荣华数字化合作生态,打造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开放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与产业链上下游签定战略协议,开展广泛合作,共建行业生态。同时中国移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自身创建一流企业的方向,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一是推进网络转型,夯实数字化网络基础,大力开展通信网的云化改造。第二坚持数字驱动,在持续做大连接规模的基础上打造融合融通融智的价值经营体系,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数字化的组织体系面向数字内容,云计算,DICT等新型领域,整合设立云能力中心,智慧家庭云中心,进一步完善新型政企运营体系,加大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中国移动将以5G商用为契机,努力和各界同仁一道共同绘就数字化转型的美好蓝图。

 

Linkedin联合创始人艾伦·布鲁: 世界各地都缺少具有专业的数字经济的人才来实现新的经济变革

转型化的关键将是我们所关注的员工这个人是最重要的,这些未来人变化是怎么样能够实现,谁需要创建包括区块链新的技术,谁能够把新的技术应用到这些行业当中呢,应用到零售当中,应用到医疗行业当中呢,这实际上就是企业员工,这是实际上我们在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大家都缺少这些人才,世界各地都缺少具有专业的数字经济的人才来实现新的经济变革,我希望我们能够作为领英对这方面做出贡献,理解大家的需求,要确保能够大家携手来为未来做好准备。未来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工作需求,当时建立公司2003年我们当时是来让大家有一个平台发布自己的简历,这些简历实际上是基于网络的。在这里边大家可以推出自己的简介,他们获得的学位,他们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大家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流,他们上的什么学。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新的画面出现了,这实际上是新的经济的画面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数据源,他们来自于这些不同的人提供他们的信息,他们可以来实现他们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他们的产品目标,我们十分的愿意来分享这样的数据与其他包括与清华大学能够来真正去做到这一点。

现在当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世界上这样的情况,我们有6.45亿用户,他们包括他们的学历、经验,而且是在特定的行业,同时也可以来进行不同的行业进行比较,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财富。比如说像新的这些就业机会,不光是行业推动也是技术推动,而且有很多这种技能鸿沟是由于这种特别的行业存在,而且我们能够来努力促进这方面的平等消除。刚才我们谈到这样一种性别方面的差别,我们目前来看到的我们有很多的这个行业是由男性主导的,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在AI方面能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另外再来讲一下关于中国的故事,我们是2014年到了中国,第一个我们做的事情是2017年的时候做了很大的事情,这是我们经济图谱,四千八百万用户,我们这样的信息来推动我们的工作。我们已经搞了几个报告,受到了好评。今年我们搞了一个崭新的报告,尤其是在这个数字驱动这样行业情况把ABCDE,大数据,云计算,人才的分布在各个技能行业还有各个地区之间在中国尤其在过去三年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程教授到时候也会讲这样的情况,分享他的一些洞察力。

 

 

中国电科总经理吴曼青:聚力网用事业,担当时代责任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我们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在进入到信息革命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阶段,信息革命和强起来实现了历史的交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各位朋友和企业做的事情就是要抓住信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提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要求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非常巧合的在1965年同一天4月19日摩尔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义,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未来。网信事业必将影响现在和未来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聚焦电子国防信息,拥有十万科技工作者,十一名院士,二十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截至到上一周旗下上市公司市值三千六百五十八亿。

经历了七十年的同心同行,经历从电子工业到信息产业到城市网信事业的阶段,中国电科集团要转型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全产业的技术体系,给分成三个层面共用通用应用,我觉得应用应该更加开放,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共用层可能通用层有很多的人来做一些贡献,最主要的是我们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的社会基础设施在那里,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建设天地一体化的数字网络首颗海上小卫星已经发射,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推动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分成三个阶段数据的开放共享,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数据综合能力服务,第三个叫国家数据的守护者。现在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有2C,2B,谁来为党政军做服务是中国电科集团梦寐以求或者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这个时刻电科人发布应用的云,我们下一部率先实现长三角地区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都在讲数据共享,其实少一个更好的平台叫国家信息数据交换模型平台,已经在互联网+监控领域做了推广。

发展过程当中不能忘记安全,在翁主任推动下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公司,主要做国有国家资产的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当然还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给归结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互联网+政务还有很多很多的,还有很多不能在这说的很多信息工程,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或者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电科要做的事情为服务者提供服务,这就是我们要转型的一个基本考虑。谢谢各位。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林世伟(Steven Lien):霍尼韦尔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主要是有四个主要方面,万物有芯,万物互联,万物可控的。最后就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想跟大家分享这样的一些案例,关于我们的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我们的民用航空,我们的石油化工天然气。

这些行业基本上他们的特点都是非常复杂,而且投资大,而且需要人机交互,而且这个运维也非常复杂,需要高技术以及工程化。我们这样的一些行业都是急需需要这样的数字化转型,他们有六个主要方面,来取得最后转型的成功,客户关系和业务运维另外涉及到基础建设,企业文化和变革管理。我将会讲三个例子讲讲霍尼韦尔能够在数字转型过程当中实现的,讲讲OT和IT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能够实现我们的业务目标。霍尼韦尔希望能够软件硬件的结合,能够来从我们所有的资产当中来获得价值,能够来确保我们能够来确保为客户来提供比如说这些奢华酒店实现业务目标,同时可以减少每年电费9%的销售,通过减少空调系统保修单数节省很大的成本。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减少通过来分析这些不再连接的这些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来减少我们的碳排放,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年节省九百个飞机小时和每年节省五千四百吨的燃料。第三个我们可以看到霍尼韦尔使用数字双引擎实现我们在北海的石油开采,我们可以看到比如说在压缩机水泵涡轮这些方面能够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实现更好的运行成本,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年能够减少120万的成本,同时我们可以减少每年5600立方吨的碳排放。

首先实现数字化,业务的数字化,然后数字化转型,这样包括业务模型,运行模型以及核心人才与技能转型,霍尼韦尔提供企业运维管理文件实现卓越的运维,提高生产力以及操作能力,另外我们通过独立的软件业务团队完全侧重于数字化业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煜波: 从数字人才的角度看中国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我们看一看通过我们这个数据基于我们4800万领英会员数据,我们分析出来哪些人是所谓的数字人才,就是我们在2017年提出一个定义,我们看到在过去三年应该来说数字人才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更加向中心城市聚集。看中心城市数字人才在全国数字人才的比例是越来越大,我们这列了一下。当然也比较可喜的现象就是在中国的中西部城市,比如说武汉、成都、西安、重庆这些城市在数字人才处于第一方针,可见从区域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是全面深入的推进。

在各个行业中,我们发现数字人才整体应该来说是比较可喜的是聚焦在最重要的两个行业一个是我们说软件和IT服务业,第二位就是制造业。这就是说明远远排在其他行业的前面,但是我们看到了我们把它叫前沿性的人才,ABCD前面嘉宾介绍了我不用再说了。这些前沿人才基本上是集中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这就说明在下一步的数字人才的培养和数字人才的一个产业集聚方面往哪个方向努力,我们发现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应该来说在所有服务行业中吸引力最大的。针对其他各个行业的人才吸引力而言几乎是超过其他所有行业,就是说所谓的这些数字人才更多的是往软件和IT服务行业流动流入,很少往外流出,金融业有一定的优势。

看这两张表聚焦在四个重点行业,传统的所谓叫ICT基础产业,或者现在经常提的叫数字产业化两个行业,软件与IT服务业和计算机网络硬件,他们的数字人才的流动发现接近60%的软件和IT服务人才流向了四大行业,公司服务、金融、硬件和制造业。而我们发现计算机网络和硬件的主要数字人在还是流向软件和IT服务行业,从这个图能够看出来所谓的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对我们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是非常重要的。对其他传统行业的带动性相对比较均匀,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而我们相对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相对有限,我们再看一看传统行业人才这两个行业的对比,制造业人才,数字人才来源就相对比较分散,就说明制造业的数字和转型对数字人才的要求相对比较综合,而金融业的数字人才的来源主要集中在软件和IT行业。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高度依赖于现在叫做软件定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我们看一看数字人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这个分布和吸引力,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上海、深圳、杭州在四大核心产业都是净流入的,杭州对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的吸引力是最强,上海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数字人才吸引力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强的,北京数字人才的主要是集中在IT和软件服务业是净流入,其他都是流向国内其他地方。五大中心城市在四个最关键的行业数字人才的这个流入,流出能够看到中国现在区域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定最新态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