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狮科技88亿元建最大容量锂电池生产研发中心

分享到: 更多
2016-11-14 来源:荆楚网

    11月12日,参与起草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家标准的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公告,投入30亿元用20个月时间在宜城市建成年产500万千瓦时锂电池生产基地和新一代电池研发中心。

    这是湖北省近年来在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领域收获最大的单笔投资,对于推动我省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车辆和清洁电力产业链协同、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发布的公告还显示,未来5年内,猛狮科技还将投入58亿元,分批分期建设 600MW光伏发电、200MW风力发电和200MWH储能电站。

    襄阳去年人均GDP突破了6万元人民币,已经达到世界银行发布的中等发达地区收入标准。襄阳市认为,在这个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低成本经济体竞争和高收入经济体通过创新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双重压力,致使经济增幅陷入低增长的境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说,要以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为路径,夯实“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把低碳融入生产,把增绿变成习惯,实现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

    据介绍,这是猛狮科技在完成福建、江苏、深圳、厦门锂电池生产及研发中心之后,首次挥师中部,意在抢滩中西部地区高端电池制造业市场赢得先机。

    猛狮入鄂,也给猛狮科技波澜不惊的股市增添了信心。腾讯证券11日晚间发出预测,猛狮科技有望涨停。

    襄阳新能源产业观察:绿色要成发展的底色

    跟踪9个月,宜城市委书记李诗也记不清到底与猛狮科技负责人谈判了多少轮。

    11月12日,他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明确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快速推进猛狮科技项目投产。

    一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

    汽车,襄阳市当之不二的主导产业。靠着40万辆整车、85万台(套)发动机、140万台车桥生产能力,在市场中攻城略地。

    “从长远看,人们出行将更多地依赖公共交通,一是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堵;二是环境容量”。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说,必须下大力气调整汽车内部的产业结构,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才能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到实处。

    襄阳,一直在干。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东风天翼”纯电动客车已发展到第4代,年生产能力达3万辆;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联手研发的“高效能柔性光伏电池板”,已形成年产5000台(套)的产能;中兴能源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无线充电装置已成功在线运行6个月……

    示范运营取得突破。自2010年首批10辆纯电动公交车上路以来,襄阳87辆纯电动公交车累计安全运行总里程达600万公里,最早投入运行的单车里程突破10万公里。单车每公里耗电0。82度(千瓦时),不到1块钱,居国内领先水平,完全具备开拓市场的能力。

    市场开发攻城略地。2014年6月,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Q6102HBEVA型纯电动城市客车等8种新能源车全部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拿到进军全国市场的“通行证”。2014年7月,12米新能源客车襄阳下线,并迅速抢占拉萨、杭州、西安等20多个城市公共交通市场。2016年7月,东风俊风首款纯电动轿车ER30下线。

    民间资本浩荡入襄。2016年10月,湖北鸿泰阳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台整车项目动工,首台整车将在年底下线;襄阳雅致新能源汽车汽车公司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0万台整车项目6月动工;目前,投资襄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投资已逾百亿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8。9万辆,同比增长100%。专家预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的市场风口。

    襄阳,站在风口之上。

    “猛狮”到来,为襄阳建设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标杆城市,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又添一头“猛狮”。

    记者手记:不发展半点“严”字都没有

    到基层采访,常常听到个别干部报怨,管得这么严?谁还敢做事,能推就推。

    过去常在各个城市招商引资的干部也不出门了:“什么优惠政策都没有,如何招得来商?

    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适应、无所适从。

宜城市是如何招来的?

    猛狮科技发布公告显示,猛狮科技与宜城市按1:1比例共同筹集 30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宜城市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要拿一大半出来投资,宜城拿得出来吗?

    公告显示,宜城市投资来源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基金和其他商业基金,按市场化手段运营。

    遇到矛盾不绕、面对困难不躲、解决问题不拖。善于担当,即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法规政策,又讲求方式方法、切实可行。

    这是省委的新要求。

    “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表率”。可不能当“耳旁风”。

    用发展的成果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不发展,半点“严”字也没有。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